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第4章第5节

2.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__自养__和__异养__。凸透镜成像 第1课时认识透镜 1下列器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C)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潜望镜 2下列光路图中。(均填序号) 4凸透镜对光起__会聚__作用。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__焦点__。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做。

第4章第5节Tag内容描述:<p>1、第3课时代谢的多样性1代谢包括__同化作用__和__异化作用__,是生物生存的__基本条件__,也是生命的__基本特征__。两种作用__同时__进行,密切相关。2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__自养__和__异养__,异养主要包括捕食、__腐生__和__寄生__等几种方式。植物和光合细菌的营养方式属于__自养__,绝大多数微生物、人和动物的营养方式属于__异养__。3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__发酵__。__酵母菌__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4从已经死亡、腐烂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的方式叫__腐生__。5生活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获得营养的方式叫__。</p><p>2、第节日食和月食1教学目标1、了解日食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类型。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异,认识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2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属于空间科学概念,初一学生对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但空间概念较差,也缺乏足够的光学知识。本课时旨在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大自然的奇特现象和规律,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3重点难点重点:日食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类型难点:由于初一学生还缺乏足够的光学知识,对日食形成的原因较难接受。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日食让时间回到2009年7月22日,你当时几岁。</p><p>3、第节日食和月食 1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依循 “日食的现象” “日食的成因” “模拟日食三种类型” “模拟一次日全食过程”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和月食的过程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把这两种现象放在一起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有两大目的:一是这两种现 象都涉及了本单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二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 推理能力。而日食的学习为日食的学。</p><p>4、关注人类遗传病一、人类基因遗传病1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多对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2)特点: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3)病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2单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类型:显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二、人类染色体遗传病1常染色体遗传病由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包括常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2性染色体遗传病由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如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三、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苯丙酮尿。</p><p>5、第四章 第五节 1 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O2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形成酸雨 B 用天然气 水煤气等清洁燃料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或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后燃烧 可以减少SO2的排放量 C 硫酸厂。</p><p>6、1 cos 此公式对任意 都成立 2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为 这个公式对任意 都成立 3 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为 这个公式对任意 都成立 4 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为这个公式对任意 都成立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co。</p><p>7、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4 5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生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复习回顾 1 什么叫机械能守恒 2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 3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 机械能守恒吗 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自由下落 以地面为零参考面 经过A 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 A B两点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A hB 4 如何推导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本实验借助 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原理 要证明。</p><p>8、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4 5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问题1 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上升机械能是否守恒 为什么 提出问题 守恒条件是什么 问题2 小球机械能守恒吗 知识回顾 机械能守恒条件之 3 有系统内的内力做功 但是做功代数和为零 系统机械能守恒 1 系统 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着的两个物体的组合 我们知道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 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的总称 而是势能总是属于。</p><p>9、挑战真题挑战真题 2010 福建 计算 1 2sin222 5 的结果等于 A B C D 1 2 2 2 3 3 3 2 解析 1 2sin222 5 cos 45 故选 B 2 2 答案 B 2 2009 江西 若函数 f x 1 tan x cos x 0 x 则 f x 的最大值为 3 2 A 1 B 2 C 1 D 233 解析 依题意得 f x cos x sin x 2sin x 当。</p><p>10、第5节 光的色散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日期:评价等级: 学习目标: 1.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2.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学习重点: 光的色散、色光的复合,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学习难点: 紫外线 紫 靛 蓝 绿。</p><p>11、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1课时认识透镜 1下列器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C)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潜望镜 2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3如图所示是透镜的截面图,其中____是凸透镜,____是凹透镜。(均填序号) 4凸透镜对光起__会聚__作用,凹透镜对光起__发散__作用。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__焦点__,这一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p><p>12、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C) A大于15 cm B大于30 cm C小于15 cm D小于30 cm 2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B) A10厘米 B20厘米 C30厘米 D56厘米 3人们常。</p><p>13、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 cm小于20 cm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得透镜与蜡烛及光屏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应该。</p>
【第4章第5节】相关PPT文档
教科版必修二 第4章第5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课件(18张).ppt
教科版必修二 第4章第5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28张).ppt
【第4章第5节】相关DOC文档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5节日食和月食教案2浙教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第5节日食和月食教案1浙教版.docx
2019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五节关注人类遗传病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x
第4章第5节 (2).doc
《第4章第5节 光的色散》导学案-许振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第5节 第1课时《认识透镜》练习本(含答案) .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