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易错点1 不了解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回答1-3题。1.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图A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为地质循环示意图。1.图A所示的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B中的(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A.甲 B.乙 C.丙 D.丁。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Tag内容描述:<p>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一、板块构造理论山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内力的作用之下。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产生板块的运动。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板块。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则是岩石圈活动频繁地带;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作水平运动。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p><p>2、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50分)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13题。1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2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p><p>3、高一必修1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易错疑难突破练易错点剖析易错点1 不了解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海拔范围为1 000-2 0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范围达100-200米。读黄土高原某地区景观图,回答1-3题。1.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堆积作用 B.地壳抬升C.流水侵蚀作用 D.风力搬运作用2.黄土高原面上覆盖的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3.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p><p>4、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图A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读图,回答12题。1图A所示的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B中的()ABC D2根据图B推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B乙类岩石中可能含有生物化石C丙类岩石能形成岩浆岩D属于内力作用龙里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p><p>5、高一必修1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易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模拟预练图1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图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图2中代表地质作用,其中包含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下面四幅图是不同地貌的图片。读图回答3-4题。3.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 )A. B. C. D.4.四种地貌中,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读某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5-6题。5.M所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山岭 D.谷地6.形成N处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 。</p><p>6、课时达标(十五)一、选择题在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该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的代表(图1)。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2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图2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A B C D1B2.A解析 第1题,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故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地幔。第2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应为重熔再生()形成的岩浆,甲为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乙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以及固结成岩作。</p><p>7、课时达标(十七)一、选择题干热岩是温度高于200 、深埋在地下310千米处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A、乙 B、丙C、沉积岩 D、甲2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该区域()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 B地壳的厚度较薄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D玄武岩地层广布3可燃冰多形成于()A海岭附近的深海。</p><p>8、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1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高考总复习 地理,板块一,板块二,目录,板块一,侵入,喷出,沉积,变质,冷却凝固,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放射性元素衰变,断裂带,褶皱山,海陆变迁,高低不平,太阳辐射能,生物,崩解,破碎,侵蚀,流水,平缓,板块二,C,A,A,D,C,A,B,B,C,B,C,D,B,C,B,D。</p><p>9、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12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 发育,高考总复习 地理,板块一,板块二,目录,板块一,塑性变形,波状弯曲,较老,较新,山岭,较新,较老,谷地,位移,谷地或低地,山岭或高地,V,侵蚀,堆积,槽,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团聚型,棋盘式,分散,人口,城镇分布,科技,板块二,A,A,A,A,D,A,B,C,B,C,B,A,C,D,A,C,B,B。</p><p>10、章末整合提升 本章内容高考大纲中对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做了重点要求 本章中地质地貌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 将以典型的地质地貌或地质灾害为背景 考查对基础知识分析 运用能力 结合等高线知识考查地貌形态特征 形成原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材料一中新网4月17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7日08时58分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 北纬32 5 东经92 8 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