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易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易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易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易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易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必修1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易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模拟预练图1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图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图2中代表地质作用,其中包含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下面四幅图是不同地貌的图片。读图回答3-4题。3.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 )A. B. C. D.4.四种地貌中,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读某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5-6题。5.M所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山岭 D.谷地6.形成N处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搬运作用 D.岩浆活动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7-8题。7.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 B. C. D.8.下列地点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A. B. C. D.9.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可否发现有石油储存?为什么?直通高考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2题。1. 1975 -2019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2019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人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据此回答3-4题。3.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4.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 B. C. D.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第5题。5.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中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6-7题。6.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7.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 B. C. D.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8-9题。8.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9.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10-11题。10.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11.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A. B. C. D.参考答案模拟预练1.B解析: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根据图2中的变质作用可判断,丙为变质岩;丁只能形成乙岩石,则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2.B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和图:中箭头的指向,判断为岩浆活动,为外力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冲积扇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流水堆积作用属于外力作用。3.B解析:四种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分别为海浪侵蚀作用、风力堆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作用。4.B解析:风携带的沙子在遇到阻力(风速减弱)时,堆积下来,形成沙丘。5.B解析: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M为向斜。6.D解析:N处岩石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7.A解析:图中四个居民点均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其中居民点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较低,易受水患的影响。居民点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小。8.C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解析:地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开阔,水源丰富,交通便利,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9.(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作用,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2)甲河谷位于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受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3)不能。图示大陆架地区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解析:第(1)问,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知,该岛屿是由岩层褶皱隆起露出海面而形成的。第(2)问,甲河谷位于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的影响,岩层破碎,抗侵蚀能力弱,在流水等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谷地。第(3)问,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而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直通高考1.D解析:读图可知,I975 -2019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距离增大说明水深2米的点向海洋推进,泥沙沉积;距离减小说明水深2米的点向陆地推进,侵蚀作用增强。2.B解析:读图可知,1992-2019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呈缩小的趋势,说明黄河人海泥沙减少。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河流携带的泥沙可能会增多;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则入海泥沙增多;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河流人海径流量增大,则人海泥沙增多;黄河人海年径流量减少,导致人海泥沙减少,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会呈缩小趋势。方法技巧 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河流中上游植被的多少、河流水量大小、河流上水利工程的建设等都会影响河流入海泥沙的状况。流域内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等因素易增加河流的含沙量。3.C解析:图中表示由沉积岩变成变质岩的变质作用,该作用一般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故在大理岩的形成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4.C解析:根据该循环模型可知,是变质作用,是重熔再生作用,是冷却凝固作用,是固结成岩作用;大洋中脊处新洋壳的形成过程,即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的过程,对应。知识链接 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其界线分为两类。(1)生长边界:主要指洋中脊,它是新洋壳的诞生地。(2)消亡边界:包括海沟和造山带,它是板块的消亡地带,其中的海沟一般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处,如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造山带一般位于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处,如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处。5.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P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6.B解析:由图可知,含金刚石的堆积物主要沿河分布,且分布在易沉积的河流凸岸;再根据右下角堆积物的棱角并不分明可知,其成因属于流水沉积。7.B解析:金刚石矿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可能在地的岩浆岩中找到。8.D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解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紧临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都不适合聚落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9.C解析: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集中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地区,农业发展条件越优越,越有利于聚落的发展。川地土壤都较肥沃,水源都较充足。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限,人类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农产品产量,因此决定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10.C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