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 / 12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m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框民主决策。提高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1 / 5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题《民主选举。考 纲 点 击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Tag内容描述:<p>1、1 / 12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m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民主形式;识记公民参与决策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认识我国民主发展的进程;提高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关注政治生活的意识,增强公民为民主政治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三、预习提纲 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1.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 2.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p><p>2、1 / 5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明确目标:点击考点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选举方式的选择了解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知道不同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局限性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理解懂得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立足基础:课文导读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直接选举:指由选民选举的方式。目前我国的直接选举有的人大代表的选举、的居民委员会和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等。2、间接选举:指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举。目前我国的各级人大代表,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都是由间。</p><p>3、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珠海一所中学的高三学生小Q,就2013年开始修建有轨电车1号线,在微博上要求珠海政府公开修建有轨电车的决策依据。珠海市长何宁卡对小Q关心珠海城市发展表示感谢,并就有轨电车建设、梅华路封闭施工、交通组织等问题与小Q进行了交流。材料中的小Q()认真履行公民义务,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具有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较强的参与意识,。</p><p>4、考 纲 点 击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 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 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 民主监督权利。 考 情 播 报 1.近三年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 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等知识点。 2.复习本部分内容要结合政府网上征集民意、主动接受监督 等分析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p><p>5、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当堂即时达标,学业分层测评,直接投票,当家人,自己的代表,较多,较广,应选名额,当选者结构,影响,竞争,候选人,虚假宣传,经济制度,文化水平,国家性质,社会进步,直接选举,间接选举,态度和能力,参与感,政治参与能力,人民利益,品德和能力,理性思考。</p><p>6、授课:梁慎超,强化基础背诵记忆,把握知识理解运用,提高规范能力素养! 梁慎超,文化生活专题学习,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感受文化影响 二、文化塑造人生,课前复习重点:文化的内涵、特点、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文化?】分钟,观点交流思考畅谈,文化视点 文化杂谈 文化小叙 文化?,【目标导航-课标解读】,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对人的影响。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3、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地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p><p>7、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政治认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享有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及优越性,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意识采取合法方式行使监督权利,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公共参与树立主人翁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复习集成块一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 一、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及其制约因素(1)选举方式1角度选民2候。</p><p>8、授课:梁慎超,强化基础背诵记忆,把握知识理解运用,提高规范能力素养! 梁慎超,文化生活专题学习,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感受文化影响 二、文化塑造人生,课前复习重点:文化的内涵、特点、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文化?】分钟,观点交流思考畅谈,文化视点 文化杂谈 文化小叙 文化?,【目标导航-课标解读】,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对人的影响。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3、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地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p><p>9、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考情透析指明方向考点考查详情命题规律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3.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4.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5.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2016年T14单选2015年T12单选2013年T37探究2017年T37(2)探究2016年T13单选2013年T14单选2014年T11单选2016年T14单选,趋势分析:根据近5年江苏高考试题分析,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是高频考点,试题多以基层选举、民主决策、基层民主自治、民主监督等。</p><p>10、政治生活,必 修 二,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备 考 导 向,考 点 梳 理,(一)民主选举 1选举方式 (1)从选民角度分为直接选举、____________。 (2)从候选人角度分为等额选举、____________。 2选举方式确定的依据 (1)要根据社会____________、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___________,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考点剖析,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经济制度,国家性质,3我国的选举制度 (1)方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____________相结合的选举方。</p><p>11、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基础整合,考点突破,易错点拨,热点聚焦,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从选民角度:分为 和 。 从候选人角度:分为 和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2)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物质生活条件,内容:社会经济制度、 、选民的文化水平等。 要求: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 ,并与 、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国家性质,经济发展,(3)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方式: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决定因素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p>12、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p><p>13、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政治 必修2 1 2 0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的一票 第二课 第一框 民主选举一 选举方式的选择1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及其各自优缺点2 选择选举方式的主。</p><p>14、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岳麓外国语实验中学 政治组 史文梅 2012年3月,一、本课要点 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4.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6.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7:(理解)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三、新课解析 (一)、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