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程随机数学
在计算机中的固有伪...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对某一目标进行射击直到击中为止如果每次射击命中率为求射击次数的分布律解设表示射击次数由题意知的可能取值为123而所以射击次数的分布律为1232一批零件中有9个合格品与3个废品安...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对某一目标进行射击。
第二章工程随机数学Tag内容描述:<p>1、1,第二章伪随机数的产生,2,第二章伪随机数的产生,一.伪随机数产生的意义二.产生U(0,1)的乘同余法三.正态分布N(0,1)的产生四.逆变法与其它分布随机数的产生,3,在GA,SA,TS中都要用到;在计算机中的固有伪随机数发生器只有U(0,1)且可重复性不好,没有其他分布;自己设计的发生器,可控性好、可重复性好,便于仿真比较。,一.伪随机数产生的意义(1),4,乘同余法的计算公式可产生随机数序。</p><p>2、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 对某一目标进行射击 直到击中为止 如果每次射击命中率为 求射击次数的分布律 解 设表示射击次数 由题意知的可能取值为1 2 3 而 所以射击次数的分布律为 1 2 3 2 一批零件中有9个合格品与3个废品 安装时从这批零件中任取一个 如果每次取出的废品不再放回 求在取得合格品以前取出的废品数的分布律 分析 在取得合格品以前取出的废品数是一随机变量 要求其分布律 只需确。</p><p>3、2 1 随机过程的描述随机过程的描述 1 随机过程的概念随机过程的概念 随机过程 考察各测量样本固定时刻 0 tt 在 0 t 时刻的值 01 tx 02 tx 0 txn 构成随机变量 具有自身的概率特性 记为 0 tX 在数学上把所有已经得到。</p><p>4、第2章事件的概率 本章重点 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 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 3 理解概率的古典定义 会计算简单的古典概率 重点 2 熟悉关于排列与组合的基本知识 掌握求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公式 返回 4 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掌握。</p><p>5、,简单的随机抽样随机数表法,2.1.1第2课时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数表法,.,1随机数法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这里仅介绍随机数表法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的步骤:将总体中的个体_______在随机数表中__________数作为开始规定一个方向作为从选定的数读取数字的_______,编号,任选一个,方向,.,开始读取数字,若不在编号中。</p><p>6、第二章 向量空间,1向量空间及其子空间 2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向量组的秩 4 基、维数和向量的坐标,第一节 向量空间及其子空间,一、n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二、向量空间及其子空间 三、小结与思考,定义2.1 称由n个数 组成的有序数组 为一个n维向量,数 称为该向量的第i个分量 .,一、n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n维向量的概念,维向量写成一行,称为行向量,也就是行 矩阵,通常用 等表示。</p><p>7、答 矩阵是线性代数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线性代数的有力工具.它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的,大量的问题借助它可以得到解决.譬如, 一般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是用矩阵的秩表示的; 作为解线性方程组基础的克拉默法则也可以用矩阵运算导出. 二次型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对称矩阵的研,1. 为什么要研究矩阵?,第 二 章 矩阵及其运算,究; 化二次型为标准形,实际上就是化对称矩阵为合同对角形与合同标准形; 线性变换可以用。</p><p>8、逆矩阵的概念,主要内容,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可逆矩阵的性质,举例,第三节 逆 矩 阵,引例,矩阵多项式,补充例题,一、引例,设给定一个线性变换,它的系数矩阵是一个 n 阶方阵 A,若记,则线性变换 (1) 可记作,Y = AX . (2),按克拉默法则,若 | A | 0,则由 (1) 可解出,即 x1 , x2 , , xn 可用 y1 , y2 , , yn 线性表示为,其中,并且。</p><p>9、2.3 Newton迭代法,非线性方程:f(x)=0。在x0处泰勒展开,Newton迭代法,以此产生的序列Xn得到f(x)=0的近似 解,称为Newton法,又叫切线法。,Newton迭代法几何解释,几何意义,例题,例2.3.1 用Newton法求 的近似解。 解:由零点定理。,例题,解 设,例4.4 写出用牛顿法求 的迭代关系式 ,并计算,Newton迭代法算。</p><p>10、矩阵的加法,主要内容,数与矩阵相乘,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第二节 矩阵的运算,矩阵的转置,方阵的行列式,共轭矩阵,矩阵乘积的意义,1. 定义 定义 2 设 A = (aij)mn 与 B = (bij)mn 是两,A - B = A + (-B) .,阵.,显然有 A + (-A) = O.,由此可定义矩阵的差为,若记 - A = ( -aij) , 则称 -A 为矩阵 A 的负矩,阵 A 与。</p><p>11、人教版B版数学必修 第二章 简单随机抽样 说课稿 人教版B B版数学必修 第二章 简单随机抽样 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选自于新课标实验教材 人教版B版 必修 第二章 统计 的第一课时。</p><p>12、第2章数学模型 目录2 1控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2 1 1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2 1 2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2 2拉氏变换与反变换2 2 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2 2 2几种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2 2 3拉氏变换的主要定理2 2 4拉普拉斯反变换2 2 5应用拉氏变换解线性微分方程 2 3传递函数2 3 1传递函数的概念和定义2 3 2特征方程 零点和极点2 3 3关于传递函数的几点说明2 3 4。</p><p>13、1,第二章 复变函数,2 初等解析函数,1、指数函数 2、对数函数 3、三角函数 4、幂函数,2,指数函数的定义:,我们首先把指数函数的定义扩充到整个复平面。 要求复变数z=x+iy的函数f(z)满足下列条件:,3,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4,5,6,对数函数的定义:,和实变量一样,复变量的对数函数也定义为指数函数的反函数:,由于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而指数函数是周期为 的周期函数,所以对数函。</p><p>14、2 1 1简单随机抽样 1 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 掌握抽签法 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并能灵活应用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2 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相关概念 1 总体 个体我们一般把所考察对象的某一数值指标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看成总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作为个体 2 样本 样本容量研究总体的性状 当总体中包含的个体很多时 很难对每一个个体进行考察 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