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必修二 第三节 城市化 •考点1。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主要标志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成 城镇的过程。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增加。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地理人教版必修2Tag内容描述:<p>1、自主探究: 1.什么叫新兴工业区,其特点如何?主要分布 在哪些地区?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发展模式 有何特点? 3.美国”硅谷”的区位优势如何 ?其区位因素 与生产特点与意大利新兴工业相比有什么不 同? 4.比较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有什么不同 ? 一、新兴工业区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之后,当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 时,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 域,称为新兴工业区。 这种中小企业是一种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 。表现在: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p><p>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必修二 第三节 城市化 考点1: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主要标志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成 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 续上升,这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或 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城市用地规模不断 扩大;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增加。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以及城市化对区 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不外乎推力和 拉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 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 因素。目前城市的拉力。</p><p>3、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地理组:刘连华【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许多的“活动”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围绕相关的“活动”设计。</p><p>4、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11安庆模拟)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12题。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气候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9.30100地中海气候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7.3530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解析:由表可知,各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与合理人口密度是因气候。</p><p>5、第五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交通在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史上有重要意义。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中生产活动的纽带,是形成社会分工的根本保证。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主要阐述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其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是难点,需要根据实际,兼顾客、货的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此外,由于受制于教材篇幅,对基础知识处理非常精炼,对案例处理也点到为止。尤其,“交通运。</p><p>6、上海城市化过程,提问:上海市人口、用地发生哪些变化?,城市等级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用地范围扩大,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就业机会多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拉力,推力,城市化的意义,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2、带来聚落形态变化; 3、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早,快,慢,高,晚,慢,快,低,大,小,工业化开始早;社会经济发达,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增。</p><p>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烟尘、烟气、尾气,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水污染,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截至同年11月14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p><p>8、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 了解季风区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2. 了解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的区位条件。二、预习要点1.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2.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的辨别及发展方向三、预习问题(一)季风区水田农业:1、概况: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洲的季风气候区,农业以_______为主,作物以_____为主,______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9、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并能够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3学会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及对策。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2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及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投影:广东地区有很多工厂生产厂,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厂呢?考虑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并能理解在这里设厂主要是考虑到地租、劳动力成本以及交通因素等等因素,技术,得出一间工厂的位置受到。</p><p>10、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教材第92页活动 1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已超过自然界自我调节能力,成为影响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环境正以人类未能预知的方式发生。</p><p>11、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B案 课前自主预习参考答案,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人口规模 城市 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2、城市本身 小城镇 农村地区 界线 少 低 较大 3、地理位置 交通 资源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空间组合 2、相互距离 层层嵌套,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标准。 2、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服务。</p><p>12、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欣赏梁山县图、济宁市图、济南市区图。,【想一想】这三个城市是不是同一个等级的城市?济南与济宁、梁山县相比所能提供的服务种类、质量、服务范围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济南能成为山东省一级中心城市?,课标展示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重点难点 1.了解不同等级城市划分的依据,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2.理解不同城市等级服务功能的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