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文言文
九上第六单元文言文训练题。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法皆斩。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写山。写水。3、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山的特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皆若空游无所依。
第六单元文言文Tag内容描述:<p>1、九上第六单元文言文训练题班级 姓名 课内文段阅读(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p><p>2、郭橐驼其人,不知原名什么。他患有伛偻病,行走时背脊高起,脸朝下,就像骆驼,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驼”的外号。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挺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名,也自称橐驼。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长安城的富豪人家为了种植花木以供玩赏,还有那些以种植果树出卖水果为生的人,都争着接他到家中供养。大家看到橐驼所种,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p><p>3、三峡,1、作者。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各自突出它们怎样的特点?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山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 “连” “高” “窄”。 4、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大(襄陵,沿溯阻绝) (2)流急(朝发。</p><p>4、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目标要求:,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掌握作者及文中重要的语句。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4、 练习巩固本单元知识。,作家作品,1三峡:略 阙 至于 或 虽 以 疾 良 旦 响 故 自 绝 2短文两篇:书 交辉 俱 歇 颓 竞跃 实 与 欣然 念 遂 相与 盖但 3湖心亭看雪:是 独 一 惟 焉得 白 客 痴 4诗四首: 荷 但 愿 使 怜 徙倚 凭危,常用字词:,1. 三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p><p>5、一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一样的颜色 从 顺 随 流飘荡 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 一 百许 左右 里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青白色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急湍 急流的水 甚 比 箭 猛浪 若奔 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 皆生寒 使 寒 树 负 凭借 势竞上 互相轩 往高处 邈 往远处 争高 直指 笔直地向上 直插云天 千百成峰 泉水激 冲击 石 泠泠作响 好 美丽的 鸟相鸣 嘤。</p><p>6、1 2 二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二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 2626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 向西 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 好像 鸣珮环 心乐 以 为乐 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 格外 清冽 清凉 全石以为 以之为 用 作为 底 近岸 卷石底以 相当于 而 出 为坻 水中高地 为屿 为嵁 不平的岩石 为岩 青树翠蔓 蒙 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 大约 百许 表示约数 相当于。</p><p>7、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一、词语:,水尤清冽:格外。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路;出现。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凄清;停留。 隶而从者:跟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日光下澈:往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一样;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p><p>8、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a,21,a,22,a,23,a,24,a,25,a,26,a,27,a,28,a,29,a,30,a,31,a,32,a,33,a,34,a,35,a,36,a,37,a,38,a,39,a,40,a,41,a,4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