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二年级数学上册冀教版教案[编号:12949086]
二年级数学上册冀教版教案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摆图片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规律的多样性和探索规律的乐趣。教材设计了学生非常喜欢的搭积木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索算法。本课教学过程中。
二年级数学上册冀教版教案Tag内容描述:<p>1、第二课时 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学内容教材5859页 能按自己选定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熟悉事物分类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按自己选定的标准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过程与方法:能自己选定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的理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p><p>2、第五课时 9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6667页,9的乘法口诀。教学提示教材呈现了一幅学生经常见到的大厅灯池的情境图,灯池里有9组吊灯,每组吊灯上有9个灯泡,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给的信息,完全由自己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激发学生计算和总结乘法口诀的兴趣,然后再提出“独立完成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要求,在学生总结完之后,再全班交流,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要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到记忆的规律,并利用规律很好的记住口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p><p>3、第二课时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u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5页,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u 教学提示本课时在上一节学生已有观察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观察饼干盒、观察长方体、观察正方体和球。虽然上一课时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但本课中从生活中的物品到几何体,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要从直观的实际观察入手,通过操作、想象、交流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地体验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u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p><p>4、第六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8页、69页,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学提示学生已经有了学习18乘法口诀的经验,可以很顺利的解决一些乘法问题,所以本课教材没有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而是呈现了一幅花的情境图。通过情境引出算式和乘法竖式的学习,在教学乘法竖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加减法竖式的写法,然后尝试独立的列竖式并和同学们交流,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加以总结和指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会写乘法竖式。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认识乘法。</p><p>5、倍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80页、81页,体会“倍”的意义。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倍”的概念建立的起始课,学生对“倍”的名词和含义都没有经验和基础,本课教材给出了两个情境,一个是“大象之家”,一个是“拔萝卜”,在这两个情境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画,交流图中的信息,体会图中实物和数据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说出数据之间的关系,给他们充分的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体会“倍”的含义,能根据直观实物回答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过程与方法:。</p><p>6、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76页、77页,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提示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通过呈现“插花”的情境,交换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法,知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教学时,教师应充分的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自主的解决问题,并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模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过程与方法:通。</p><p>7、第七课时 乘法口诀表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0页、71页,整理、归纳全部乘法口诀表。教学提示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等方式去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进一步探索起规律。学生已经学习了全部的乘法口诀,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记忆口诀的方法,熟记口诀。教材安排了两个教学活动,在活动一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口诀的整理,通过讨论蓝灵鼠的问题,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活动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填表,然后再观察、发现表中积的规律。学生的表述不一。</p><p>8、第八课时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2页、73页,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提示本课教材设计了21架飞机参加飞行表演的事例,对学生提出了“小组合作,制定一个编组方案”的要求。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小组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设计飞行表演方案,鼓励学生交流,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不仅仅要交流计算的结果,更要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方法,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p><p>9、第二课时:认识乘法(2)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第1819页教学提示: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的认识乘法,延续上一节课中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教材通过学生喜欢的小鹿情境图引入教学,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情境图然后列出算式。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经历发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过程与。</p><p>10、3.2.4 6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6页、27页,6的乘法口诀。教学提示本课教材通过学生喜欢的昆虫作为探究6的乘法口诀的素材,通过呈现蜜蜂采蜜情境图,“兔博士”提示学生昆虫有6条腿,并且有头、胸、腹3部分,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展开开放性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的引导,通过知识迁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新知识,交流总结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p><p>11、第五课时 实践活动套圈游戏u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15页,“套圈游戏”u 教学提示本课是在前面连加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套圈游戏”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连加综合训练。连加的算理学生已经掌握,本课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u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经历观察动物座摆放、讨论规则以及判断得分结果的过程。2.能发现得分多少与动物座摆。</p><p>12、认识除法(2)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0页、41页,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学提示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问题,分别是“分桃子”和“分足球”,虽然仍然是除法的初步认识,但是与上节课有所不同,这里的“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求可以分几份。教学中,要按照教材设计的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讨论交流应该怎么分,然后重点介绍除法算式的书写和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经历从手操作的过程后,再根据操作的结果写出商。教学目标知。</p><p>13、第三课时 连减u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三个数的连减计算。u 教学提示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一年级学过20以内数的连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学习了两位数的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对于连减的运算顺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并掌握,所以在教学“商店购物”的主题情境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信息并尝试解决问题。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独特的思维,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励学生发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小括号的用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在用法。</p><p>14、第二课时 数和数列的规律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92页、93页,探索图中各数和数列的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了一些数的规律,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一年级比起来,要复杂一些,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例题1是与图形有关的数字规律,第一组图中,教材出现了3个三角形内的数字排列,让学生先找出其中的规律,再在兔博士的引导下,试着填下面的数。第二组图片中仍然利用三角形,但是,数字摆放的位置与个数与第一组不同,三角形每个角上有一个数,三角形中间有一个数,教材给出了三个填好数的图,三个 缺一个数的图,要求。</p><p>15、平均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6页、37页,认识平均分。教学提示学生在本单元开始第一次接触除法运算,为了让学生形成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学习表内除法打下基础,教师要结合教材中设定的“小松鼠分松果”的问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有哪些分的方法,再提出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么办,充分的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分析能力的锻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个送过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2. 了解平均分的。</p><p>16、第二课时 统计(2)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3页、54页,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教学提示本课教材选择了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天气情况,呈现了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记录单,设计了三个方面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让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整理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表示数据的过程。教学活动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观察、分析、交流,说一说小组同学是怎么合作的。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统计方法,即使不是本课时要求掌握的,也要给予鼓励。教学目标知识。</p><p>17、第一课时 认识角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032页,认识角。教学提示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拼图形,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两根小棒不能拼成封闭图形,所拼出的图形叫做角,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特征。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每个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和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再通过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角的初步表象,并逐步加深对角的特征和大小不同角的含义的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p><p>18、认识除法(1)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8页、39页, 初步认识除法算式和除号。教学提示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分苹果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表示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算式、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尝试,大胆探索,亲身体验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会根据操作和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p><p>19、3.2.1 2、3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教材20页、21页,2、3的乘法口诀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阶段,教材设计了摆花片和用小棒摆三角形两个活动来学习2和3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直观操作加法算是乘法算式归纳口诀”的过程。本课内容建立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教学中,一定要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让学生探索掌握归纳乘法口诀的方法。根据二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时,应注重直观教学,借助教具和课件,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2、3的乘法。</p><p>20、第一课时:认识乘法(1)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6页、17页,认识乘法。教学建议:本课是学习乘法的开端,对于以后的乘除法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材通过“游乐场”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素材,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快乐地去发现、解乘法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让新知顺畅自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易于接受。在数学活动中,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主线,充分的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