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发达的古代农业

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发达的古代农业Tag内容描述:<p>1、历史必修古今中外的经济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如何学习经济史?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学习方法点拨,.,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p><p>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翻车的使。</p><p>3、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导 言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 之一,它的生产技术、生产工 具及水利工程当时在世界上都 是遥遥领先的。勤劳的中国人 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 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一、农业的起源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四、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五、土地制度的演变 六、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三、耕作方法的演变 一、农业的起源 1、从采集向种植发展 2、区域的差异与交融 相传伏羲氏的时候, 人们过着“结绳而为网罟, 以佃以渔”的生活。至神农 氏时,才“制耒耜,教民农 作”,有了农业。而最早的 农业是由采集业发展。</p><p>4、考纲要求考情分析 农业的主 要耕作方 式 2011年山东文综第10题,福建文综第14题,2010年 天津文综第1题,海南单科第3题均有考查,主要考 查的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备考时要关注:精 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古代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的 改进;小农经济的成因及特点;古代农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 手工业的 发展 2011年浙江文综第13、14题,2010年安徽文综第12 题,重点考查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辉煌成就。备考 时要关注: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 业的特点、地位及成就;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古代手工业的世界地位;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 。</p><p>5、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芜湖市汤沟中学:朱俊 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 教 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课后思考 说课内容: 说教材、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教材地位 课标要求 三维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是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 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的开篇之章,主要讲述古代中国农业 的发展状况。本课内容无论是在本章还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 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是世 界上四大农业古国之一。</p><p>6、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必修二专题一,第1课发达的古达农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材料二:神农氏尝百草,材料一:原始生活,采集经济,起源:,种植经济,采集狩猎,耕作种植,耜耕阶段的半坡、河姆渡农业,这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已经炭化了的稻谷。它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p><p>7、历史必修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 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政治发展史经济成长史 中 国 古代政治制度古代经济基本结构 近代列强入侵及民主革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展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西 方 希腊民主、罗马法、欧美代 议制 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发 展和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与教训 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p><p>8、课题1发达的古代农业铜鼓中学历史组授课记录月 日 星期 节年 班月 日 星期 节年 班月 日 星期 节年 班月 日 星期 节年 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目标)掌握农业起源、刀耕火种、商周农业发展。掌握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技术。能力目标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高考链接(高考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p><p>9、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相关知识联系与考点 1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一第一单元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必三第二单元 2古代世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必一第二单元 3近现代中国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必二第三单元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必一第六单元、必二第四单元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二第四单元 4选修部分: (1)商鞅变法(2)王安石变法选修一第二、四单元,基本概念,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也就是生产关系的综合,即组成。</p><p>10、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 演变,原始农业的产生 “刀耕火种”耒耜,商周时期 少量青铜农具、掌握一定技术,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补充材料(来自岳麓版教材),“五谷六畜”,“十二生肖”,二。</p><p>11、历史必修古今中外的经济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如何学习经济史?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学习方法点拨,.,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p><p>12、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探究一: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关于中国农业的起源,不得不提到神农氏(即炎帝)。据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找到适合人们食用的谷物和药材;但采摘植物时冒挺大的危险,因此神农氏创制农具耒耜(lei3 si4),教人们种植谷物。他因此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Q神话传说中不乏夸大之词,但它是我们了解过去历史的途径之一,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加以求证呢?浙江省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河南省半坡遗址出土的炭化的粟和菜籽,经碳十四测定,大约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左右。从神话和考。</p><p>13、本专题知识结构,古代中国经济,经济形式,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民间俗语,论从史出,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汉景帝,“凡耕之本,在于趋时,活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汉代农学著作氾(fn:姓)胜之书阅读上段文字,理解其含义?,阅读理解,上述文字。</p><p>1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原始农业(1)起源: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2)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原始农业出现,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p><p>15、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的起源,石犁,石镰,“刀耕火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s),云南贡山独龙族使用的双齿木耒(li),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的起源2.商周时期的发展,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五谷丰登”,稷,黍,粟,麦,麻,稻,桑,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的起源2.商周时期的发展二、传。</p><p>16、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1.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答案: D解析: 考古不是辨别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铁犁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p><p>17、如何学习经济史?,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 手工业 商业,中国古代经济结构,1. 基本结构,商业:大小商人从事的买卖活动,其发展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的空间、时间的逐 步扩大,农业:农耕和家庭手工业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和民间作坊手工业两部分构成,其发展基础在于农业,2. 相互。</p><p>18、第1课时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选择题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A刀耕火种阶段B简单模仿阶段C石器锄耕阶段 D铁犁牛耕阶段【答案】A2商周时期农业的进步主要在()青铜农具的出现开沟排灌技术除草培土技术沤制绿肥技术治虫灭害技术A BC D【答案】D3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答案】D4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C施肥与灌。</p><p>19、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张家界模拟)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B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C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解析:选C。题干未列出耒耜与其他农业工具的比较,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这是此时农业发展的标志,题干中未提及,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耕者必有播种工具、翻土工具、除草工具,可以看出齐国农业生产工具相对齐全,。</p>
【发达的古代农业】相关PPT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精ppt课件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芜湖市汤沟中学朱俊.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2.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历史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ppt
人教版必修2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24张).pptx
人教版必修2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32张).ppt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历史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1.ppt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ppt
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八单元第17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2015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人教版.ppt
《发达的古代农》PPT课件.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相关DOC文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必修2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1 教案.doc
发达的古代农业.doc
2020版高考历史第六单元1第2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土地制度课后达标检测.docx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第1课古代发达的农业导学案.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练题(1)发达的古代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必修2.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练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必修2.docx
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一)发达的古代农业(含解析).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时01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后练习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