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脾课件
第二章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 Date 1江大附院 CT室 第一节 肝胆胰脾X解剖 一 、肝脏 n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n左纵沟。3-左外侧下亚段。4-左内侧亚段。肝静脉和门静脉显示为低密度树枝状阴影。肝静脉(左、中、右)注入下腔静脉。肝胆胰脾的影像诊断。肝胆胰脾的影像诊断。
肝胆胰脾课件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肝胆胰脾影像解剖 Date 1江大附院 CT室 第一节 肝胆胰脾X解剖 一 、肝脏 n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器官; n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肝脏呈楔形,右圆厚,左扁薄; n上下两面(膈面,脏面),前后左右四缘; n脏面上看,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呈“H”状, 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 n左纵沟: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分左叶与方叶 n右纵沟:前部为胆囊,后部为下腔静脉,分左叶与右叶 n横沟即肝门,内有肝动脉、门静脉和总肝管出入肝脏, 门静脉居后,肝动脉居左前、总肝管居右前,形成 三角。</p><p>2、,1,肝胰脾疾病,.,2,转移性,原发性,肝恶性肿瘤,肝癌 上皮组织,肝肉瘤 间叶组织,.,3,目前仍是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4,【外科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1.肝切除术 2.外科肝动脉阻断术 3.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4.间质治疗 5.放射疗法 6.免疫和生物治疗 7.导向治疗 8.中医中药,.,5,【外科治疗】,一、治疗原则: 1.早期治疗:依赖于早期诊断:AFP+BUS普查 2.综合治疗:外科切除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手术非手术 中西医结合 3.积极治疗 :,.,6,二、肝切除术 (一。</p><p>3、肝胆胰脾影像,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姚家喜,Bismuth(1982):1-尾叶,2-左外侧上亚段,3-左外侧下亚段,4-左内侧亚段,5-右前上亚段,6-右前下亚段,7-右后下亚段,8-右后上亚段。,肝静脉和门静脉显示为低密度树枝状阴影,正常肝脏平扫CT(图),肝静脉(左、中、右)注入下腔静脉,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显示门静脉左右分支,及肝圆韧带裂,正常肝脏增强CT(图),肝脏正常MRI(图),T1WI,T2WI,胆道系统解剖(示意图),正常ERCP(图),胆囊正常CT(图),正常胰腺CT增强检查(图),正常胰腺MRI平扫(图),肝囊肿(图),平扫,平衡期,急性肝右。</p><p>4、肝胆胰脾的影像诊断,肝脏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脏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层厚及层隔:10MM ,小病灶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 (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等密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叫增强扫描肝动脉期(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2-3分钟)延迟期(5-7分钟),肝脏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MRI检查 1.MRI平扫: SE序列横断面。</p><p>5、肝胆胰脾的影像诊断,教学内容,一、掌握肝癌、肝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I表现,以及胆道结石的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肝脏和胆道的影像解剖结构。 三、熟悉胰腺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四、了解肝胆胰脾的常用影像检查方法。,肝脏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脏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X线、B超、CT、MRI 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或水 (2)层厚及层隔:10MM ,小病灶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目的: (1)进一步发现病变,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2)根据其增强特点,利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