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治疗原则
第十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尿路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尿路感染为院外感染的第2位原因。常见细菌感染治疗原则。常见细菌感染治疗原则。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消毒灭菌)。
感染治疗原则Tag内容描述:<p>1、第十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预防:1. 消毒灭菌,防止感染; 2. 免疫接种: 主动免疫:接种菌苗、类毒素等。 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 细胞因子等。 治疗:抗生素、干扰素、治疗性疫苗等。,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一、常用术语及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以消毒的药品称消毒剂 评估标准: 1. 杀灭率(killing rate): 2. 杀灭指数(killing index): 3. D值(decimal reduction value): 4. 存活率(survival ratio):,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 括芽胞在内) 无菌:不含活菌,多为灭菌。</p><p>2、尿路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王明贵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流行病学,尿路感染为院外感染的第2位原因,但最近资料显示为第3位 全球每年1.5亿人罹患尿路感染,所消耗的医疗费用约为60亿美元 美国每年超过800万人就诊(多为膀胱炎),超过10万人住院(多为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35-45,为院内GNB败血症的首位原因 院内尿感约50-80系留置导尿管或其它装置所致,尿路感染发生率 Clin Infect Dis 2000,30:152-6,前瞻性研究显示青年女性(18-35岁)发生率为0.5-0.7次/人.年 40-50女性一生中曾发生症状性尿路感染 65岁以上老人尿路感染。</p><p>3、常见细菌感染治疗原则,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广泛:涉及临床各科 国内细菌耐药性增加:MRSA、VRE、 ESBLs、AMPC VISA 、KPC 制订指导原则目的: 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 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降低医药费用,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第四部分包括: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 病原治疗 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内容,尿路感染与前列腺炎的。</p><p>4、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消毒灭菌),严杰,教授医学博士 Department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P.R. China,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1)采集标本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2)根据患者病程、细菌在体内分布及从人体排出途径的不同,采集相应的标本。一般情况下,应在病变最明显部位采集标本。 (3)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否则应在分离培养时加入药物拮抗剂。采集标本时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擦干后取材。 (4) 标本必须新。</p><p>5、1,常见细菌感染治疗原则,.,2,内容,血流感染的定义 引起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及其变迁 血流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变迁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感染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3,血流感染,菌血症(bacteremia) 细菌短暂入血,无毒血症 毒血症(toxemia) 细菌毒素所致,全身症状 败血症(septicemia) 细菌入血大量繁殖,毒血症表现 脓毒症(sepsis) 病原菌入侵人体任何部位引起感染,同时机体出现全身性并有介质、细胞因子参与的炎性反应 败血症和菌血症、脓毒症均称之为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4,血流感染,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