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案
...第3课宋明理学考试说明学习要求程朱理学 王阳明的心学1 掌握理学形成的背景 弄清宋代儒学的发展 2 列举程颢 程颐 朱熹 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影响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3 结...。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
高二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案Tag内容描述:<p>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重点难点】 1.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学法指导】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p><p>2、高二历史第4课 宋明理学,第4课 宋明理学,高二历史第4课 宋明理学,高二历史第4课 宋明理学,汉武帝像,董仲舒 (公元前179前104) 汉代思想家、政治家,高二历史第4课 宋明理学,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高二历史第4课 宋明理学,道教的产生及其发展,高二历史第4课 宋明理学,三教图 (清) 丁云鹏。</p><p>3、第3课 宋明理学考试说明学习要求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1. 掌握理学形成的背景,弄清宋代儒学的发展。2、列举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影响。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3、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传播。儒学吸收了佛教。</p><p>4、三清,一般指道教用语。“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指神仙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个最高仙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儒学发展历程:,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初期,西汉前期,隋唐,宋明,明清之际,魏晋南北朝,产生,蔚然大宗,受打击,复苏,独尊,新发展,新体系 (理学),正统地位 受挑战,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1、汉武帝以后,2、魏晋南北朝时期,3、隋朝时期,4。</p><p>5、第3课 宋明理学 考试说明 学习要求 程朱理学 王阳明的心学 1 掌握理学形成的背景 弄清宋代儒学的发展 2 列举程颢 程颐 朱熹 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影响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3 结合生活实际。</p><p>6、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重点难点 1 重点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 难点 宋明理学的产生。</p><p>7、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第三课宋明理学 一 三教合一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面临的挑战和新发展 第三课宋明理学 一 三教合一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面临的挑战 佛教盛行 道教也在民间广为。</p><p>8、第4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p><p>9、历史必修三第2课宋明理学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 知识方面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观点。 2.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能。</p><p>10、历史必修三第2课宋明理学 教学案例 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方面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观点 2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能力方面 1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 加强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2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 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p><p>11、第4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来源 学 科 网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 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 要注重同他。</p><p>12、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第3课宋明理学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 汉武帝以后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3 隋朝时期 4 唐朝时期 儒学繁盛 确立正统地位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 道教传播广 儒学提出 三教合归儒 三教合一 三教并行 政策 儒学受挑战 一 三教合一 1 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 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动荡和战乱时代 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寄托。</p><p>13、编号 Syzx 3 号 2014年高中历史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一、学习目标:1、识记: 程朱理学主要内容和特点。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理解 理学的思想内涵。心学的思想内涵。 二、学习重点: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学习难点:1、理学思想内涵。心学的思想内涵。 2、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历史地位。正确评价陆王心学和历史地位。 高(中)考要求:程朱理学。</p><p>14、第3课宋明理学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依据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儒学发展历程,了解“三教合一”的背景和过程。2.理解并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并比较其异同。3.认识宋明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的深远影响。一、三教合一1背景(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p><p>15、江苏省潼阳中学高二历史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案 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 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一 三教合一 教材阐释了进入封建社会中期以来 儒学。</p><p>16、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 单选题 1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 他提出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 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 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 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2 电视剧 潜伏 使 潜伏 一度成为流行词 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 在特殊的环境下面 什么都。</p><p>17、第3课宋明理学【考点要求】【考点落实】一、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儒学受到冲击;唐后期及北宋进行复兴儒学运动;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较尖锐;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学术活跃。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北宋儒学家冲破汉唐儒学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二、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代表人物年代思想主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