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对我的说课内容提出宝贵意见。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节课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五节《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第一课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等及为有效.而且研究性复习课的知识容量。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高级中学数学Tag内容描述:<p>1、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名称:高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者单位: 罗定中学设计日期:2010年10月25所属年级: 高二指导教师:刘启洪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高二(4)班全体学生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21世纪的数学教学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进入高一后,学。</p><p>2、函数yAsin(x+)的图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五节函数yAsin(x+)的图象的第一课时。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具,又是学习高等数学及其它学科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以及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后,进一步研究函数yAsin(x+)的简图的画法,由此揭示这类函数的图象与正弦曲线的关系,并通过图象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它是研究函数图象变换的一个延伸,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一个直观反映【二】教学。</p><p>3、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第一课时 说课流程: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结果预测教学结果预测 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学法分析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2.教材简析和整合重组 教学背景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命题已有初步了解,以此为新知 识的生长点,建立起关于“条件、结论”二者 之间的逻辑联系。教学时间前置,造成学生 知识储备不够丰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不够 充分,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滚动 式逐步深化,使之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发 展完善。 教学背景分析 三、教学目。</p><p>4、第8课时 本章复习与小结【教学目标】1.能利用合情推理提出猜想,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推理与证明推理证明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证明命题;3.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 给出一个“三角形”的数表如下:0 1 2 3 996 997 998 9991 3 5 1993 1995 19974 8 3988 399212 7980此表构成的规则是:第一行是0,1,2,999,以后下一行的数是上一行相邻两个数的和。问第四行的数中能被999整除的数是什么?2.已知,且,求证。</p><p>5、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学习目标 能用不完全归纳法写出杨辉三角形,并依据杨辉三角形验证组合数的性质,会推证并掌握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通过“杨辉三角”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重点难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2教学难点:二项式系数性质的应用方 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一自主学习1.知识回顾1(ab)n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当n取正整数时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2.新知识学习1表一称作______________2从表一可以看出:(1)二项展开式中第k(1kn1)项的系数恰为组合数C.(2)在二项式展开式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________。</p><p>6、3.2 古典概型 第1课时 古典概型(1) 【课标要求】 1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概率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1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重点) 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难点),【核心扫描】,1 称为基本事件,在一次试验中, ,则称为等可能基本事件 2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 (1) ; (2) ,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每。</p><p>7、高中数学各年级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高一第一学期第一章 集合与命题1、内容要目(1)集合的基本概念、空集、子集和真子集、集合的相等;集合的交、并、补运算。(2)四种命题形式、等价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基本要求(1)理解集合、空集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理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等概念,能判断两个简单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理解交集、并集,掌握集合的交、并运算,知道有关的基本运算性质,理解全集的意义,能求出已知集合的补集。(2)理解四种命题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能写出一个简单命题的逆。</p><p>8、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提纲】 1.集.合(set) 1.1集.合的阶,集.合之间的关系。 1.2集.合的分划 1.3子集,子集族 1.4容斥原理 1.5极端原理 1.6抽屉原理 2. 函数(function) 2.1函数的基本概念 2.1.1映射 2.1.1.1。</p><p>9、2 4 线性回归方程 课时目标 1 理解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概念 2 会作散点图 并利用散点图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 3 会求线性回归方程 1 与函数关系不同 相关关系是一种有关系 但不是确定性的关系 2 能用直。</p><p>10、高中数学校本研修方案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更快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制定研修计划 下面是美文阅读网小编收集整理关于高中数学校本研修计划的资料 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数学校本研修计。</p><p>11、第十五章 选考内容 圆中的有关定理及其应用 第78讲 2 如图 设 ABC的外接圆的切线AE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 BAC的平分线与BC交于点D 已知BC 5 EC 4 求ED的长 解析 由切割线定理得AE2 EC EB 4 4 5 36 所以AE 6 因为AE为切。</p><p>12、1 3 9 算法初步复习小结 4 1 安徽2014 3 如图所示 程序框图 算法流程图 的输出结果是 A 34 B 55 C 78 D 89 解析 3 B 由程序框图可知 变量的取值情况如下 第一次循环 x 1 y 1 z 2 第二次循环 x 1 y 2 z 3 第三次循环。</p><p>1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数学 1 3 3 2函数的最大 小 值与导数 2课时 学案 理 新人教A版选修2 2 例2 12 2014四川卷 21 已知函数f x ex ax2 bx 1 其中a b R e 2 718 28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 设g x 是函数f x 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