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5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儒学的发展历程创立(孔子。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真扶贫、扶真贫。的事。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5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Tag内容描述:<p>1、专题小综合,必修第三册 专题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内容索引,理清 主要线索,牢记 重要史论,练透 对点大题,理清 主要线索,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儒学的发展历程 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兴太学)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返回,牢记 重要史论,1.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环境 (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p><p>2、课时训练,必修第三册 专题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016湖州名校联盟学考交流)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一、选择题,解析 儒家主要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积极入世,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 主旨简约而容易掌握,事情少而成就大,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符,故B项正确; 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注重实用,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 法家注重法治,与材料意思不符,。</p><p>3、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专题15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2016湖州名校联盟学考交流)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答案B解析儒家主要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积极入世,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主旨简约而容易掌握,事情少而成就大,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符,故B项正确;墨家。</p><p>4、第1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百家争鸣一、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仁,-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仁政,辩证法,-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君主集权,-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辨析思考法家思想的影响提示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p><p>5、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专题15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小综合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代知识定位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西汉改造和独尊(1)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p><p>6、考点40汉代儒学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内容索引 排查基础知识 细讲核心考点 精练高考模拟 排查基础知识 1 背景 大一统 得到巩固 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以汉民族为主。</p><p>7、专题小综合,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内容索引,理清 主要线索,牢记 重要史论,练透 对点大题,理清主要线索,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儒学的发展历程 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兴太学)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返回,牢记重要史。</p><p>8、专题十九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史(浙江选考专用),考点一 百家争鸣 一、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考点清单,名师点拨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 想流派。“争鸣” 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 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 万事万物作出解释。</p><p>9、专题十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一百家争鸣6.(2011浙江文综,12,4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B.C.D.答案C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是举贤任能、变法图强的政治;罗马法是罗马从建立城邦到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法律体系。因此与题干“小国寡民”无关,应排除。故C项正确。7.(2010浙江文综,13,4分)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p><p>10、考点41 宋明理学,必修第三册 专题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内容索引,排查 基础知识,细讲 核心考点,精练 高考模拟,排查 基础知识,答案,一、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b),天理,答案,三纲五常,正君心,答案,心即理,答案,致良知,1.魏晋南北朝时期,道、佛的传播冲击了儒学的地位。 2.唐中后期:韩愈、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3.北宋:士大夫们掀起儒学复兴运动,理学就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二、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加试】(b),北宋五子开创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p><p>11、专 题 十 八专 题 十 八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 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 夫之的思想 列举李贽 黄宗羲 顾炎 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 解明清。</p><p>12、专题小综合 必修第三册专题十五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内容索引 理清主要线索 牢记重要史论 练透对点大题 理清主要线索 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 儒学的发展历程创立 孔子 仁 礼 发展 孟子 仁政 民贵君。</p><p>13、1 专题专题一一 中国中国传统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变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1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 3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4 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1 1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了解孔子 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 知道诸子百家。</p><p>14、专题十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历史 浙江选考专用 考点一百家争鸣一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考点清单 名师点拨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 是泛指 意为数量多 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 道 墨 法等思。</p><p>15、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考点41宋明理学一、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b)时代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备注北宋理学程颢程颐确定理学最高范畴“天理”(世界本原)。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孔颜之乐)理学的开创者南宋朱熹主要主张(1)理气关系论:理比气(物质)更根本,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万物皆有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即太极)。(2)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