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学案6新人教版选修[编号:27096221]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学案6新人教版选修
能结合实例分析温度、浓度、外加酸或碱对水解平衡的影响。盐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盐溶液蒸干灼烧后产物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课题。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以把盐分为。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以把盐分为。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学案6新人教版选修Tag内容描述:<p>1、盐类的水解 考点解读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能结合实例分析温度、浓度、外加酸或碱对水解平衡的影响。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盐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盐溶液蒸干灼烧后产物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 由于相同条件下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强弱电解质可通过同条件下电流的大小来确定,这一导电实验是理化学科的结合点,同时弱电解质的有关量也会因电离程度发生变化而难以确定其大小。</p><p>2、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课题:盐类的水解 教学目标: 1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常识性介绍盐类水解的利用。 教学重点难点:1盐类水解的本质。 2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实验用品准备 1仪器:试管、药匙、纸槽、镊子、玻璃棒、酒精灯、火柴、试管夹。 2试剂:醋酸钠、碳酸钠、氯化铵、氯化钠、蒸馏水、pH试纸、酚酞试液。 教学方法指导 边讲边实验、边观察边总结。</p><p>3、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现象和实质,并能解释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学习重、难点】 1、盐类水解的实质 2、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课前预习】 1、用pH试纸检验下列溶液显酸性、碱性、中性? (1)NaCl (2)Na2CO3 (3)NH4Cl (4)CH。</p><p>4、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课时1、2)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2.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是 和 反应的产物,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以把盐分为: 水溶液呈 性 水溶液呈 性 水溶液呈 性 弱酸弱碱盐 水溶液的酸碱性要看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 要求: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盐的种类,进而推出前三种盐溶液的酸碱性 (1)常见的强酸有 、。</p><p>5、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学习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学习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引导法、归纳法 【学习过程】 【情景创设】 一、探究溶液的酸碱性 科学探究 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表: 盐溶液。</p><p>6、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课时1、2)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2.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是 和 反应的产物,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以把盐分为: 水溶液呈 性 水溶液呈 性 水溶液呈 性 弱酸弱碱盐 水溶液的酸碱性要看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 要求: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盐的种类,进而推出前三种盐溶液的酸碱性 (1)常见的强酸有 、。</p><p>7、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 一、探究溶液的酸碱性 科学探究 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表: 盐溶液 NaCl Na2CO3 NaHCO3 NH4Cl Na2SO4 CH3COONa (NH4)2SO4 酸碱性 盐的类型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盐的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溶液的酸碱性 二、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1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思考与交流(1) CH。</p><p>8、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课时1、2)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2.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是 和 反应的产物,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以把盐分为: 水溶液呈 性 水溶液呈 性 水溶液呈 性 弱酸弱碱盐 水溶液的酸碱性要看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 要求: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盐的种类,进而推出前三种盐溶液的酸碱性 (1)常见的强酸有 、。</p><p>9、盐类的水解(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常识性介绍盐类水解的利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盐类水解的本质。 2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 当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时,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引入】 当在水中加入盐时,是否对水的电离平衡产生影响呢? 【新课】 一、盐类的水解 1盐溶液的酸碱性 分类: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按中和反应是否完全。</p><p>10、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重难点一 盐类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由此可见,盐类水解的前提条件是有弱碱的阳离子或弱酸的酸根离子,其水溶液的酸碱性由盐的类型决定,利用盐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酸或碱的强弱。 (1) 盐的类型 是否水解 溶液的pH 强酸弱碱盐 水解 pH7 强碱弱酸盐 水解 pH7 强酸强碱盐 不水解 pH7 (2)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p><p>11、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重难点一 盐类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由此可见,盐类水解的前提条件是有弱碱的阳离子或弱酸的酸根离子,其水溶液的酸碱性由盐的类型决定,利用盐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酸或碱的强弱。 (1) 盐的类型 是否水解 溶液的pH 强酸弱碱盐 水解 pH7 强碱弱酸盐 水解 pH7 强酸强碱盐 不水解 pH7 (2)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p><p>12、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导引 考点梳理 1.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 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 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1. 盐类水解的原理。 2. 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3.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考纲知识梳理】 一、盐类水解的原理 1.概念: 水溶液中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 水解反应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p><p>13、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课题:盐类的水解教学目标: 1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2常识性介绍盐类水解的利用。教学重点难点:1盐类水解的本质。2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实验用品准备1仪器:试管、药匙、纸槽、镊子、玻璃棒、酒精灯、火柴、试管夹。2试剂:醋酸钠、碳酸钠、氯化铵、氯化钠、蒸馏水、p。</p><p>14、1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规律 第一课时 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规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理解盐类水解现象和实质 并能解释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 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学习重 难点学习重 难点 1 盐类水解的实质 2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1 用 pH 试纸检验下列溶液显酸性 碱性 中性 1 Na。</p><p>15、课题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归纳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类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总结其规律。 2. 2.熟练掌握盐类水解的表示方法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重点 盐类水解的规律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 (1)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若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是向 移动,理由。</p><p>16、课题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2.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 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原理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2写出下列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其溶液的酸碱性。 (1)硫酸铝溶液: (2)硝酸铵溶液: (3)硫化钠溶液: (4)碳酸氢钠溶液: 动手探究 一、影响水解。</p><p>17、1 第三节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 高考目标定位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导引考点梳理 1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 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 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1 盐类水解的原理 2 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3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考纲知识梳理考纲知识梳理 一 盐类水解的原理一 盐类水解的原理 1 概念 水溶液中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 H 或 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 实质 水解反应破坏了。</p><p>18、课题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电解质的电离、弱离子的水解判断溶液中微粒种类。 2. 会比较离子浓度的大小。 3.能根据盐类的水解判断相应酸(或碱)的强弱。 学习重点 比较离子浓度的大小。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的盐酸是为了 ;配制FeCl2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的铁屑是为了。</p><p>19、盐类的水解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B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无关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c(OH)c(H) DNaHCO3溶液显酸性 【解析】 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并不是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所以A错;盐溶液的酸碱性和盐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所以B错;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决定于溶液中c(OH)和c(H)的相对大小,碳酸钠溶液显。</p><p>20、盐类的水解 一、盐类水解的原理 1.概念: 水溶液中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使得c(H+)c(OH-),从而使溶液显示不同程度的酸、碱性。 3.特征: (1)水解属可逆反应,逆反应是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水解方程式要用可逆号“”。 (2)通常水解很微弱,存在水解平衡。 4.盐类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p>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学案6新人教版选修】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