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一统的趋势。儒家在汉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1、 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第一单元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Tag内容描述:<p>1、www.canpoint.cn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4、下列言论属于孟子的是A“性。</p><p>2、第一单元: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线索脉络百家争鸣法家独尊黄老盛行儒家主流受到挑战融合完善自我批判趋势: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一统的趋势;儒家在汉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特点:每一时期的文化都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预设问题:1、 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参考答案:具体答案视材料内容而定(1)儒家思想的主张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政治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以维护封建纲常礼教为前提)(2)儒家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不断的更新、改造,使之更适应时。</p><p>3、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新知初探 思维启动 要点探究 轻巧突破 经典示例 技法荟萃 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 第三课课 明清之际际儒学的发发展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新知初探 思维启动 要点探究 轻巧突破 经典示例 技法荟萃 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课课程标标准 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 想家的主张。 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新知初探 思维启动 要点探究 轻巧突破 经典示例 技法荟萃 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 一。</p><p>4、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卷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计60分)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 我国邮票中的任鲁国司寇的孔子形象加拿大多伦多的孔子铜像新加坡中学教材里的孔子行教图香港孔教学院悬挂的孔子游历图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ABCD2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而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学。</p><p>5、班级 姓名 层次 第一单元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编写:闫玉芬 审核:高二历史组寄语:将知识系统化,将知识理解化,你会记得更牢,更准.一、主题线索:(1)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儒学地位的演变。二、学习要点:(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三、问题。</p><p>6、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潍坊高二期末)“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2012北京石景山高二期末)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国家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缅怀和表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B纪念和肯定孔子。</p><p>7、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从百家争鸣到儒术独尊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进行改革的理论武器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百家争鸣儒术独尊背景:汉武帝时期,经济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政治上需要进一步巩固大一统国家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学说。汉武帝采。</p><p>8、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情景导入 儒家“一哥”之争,儒学大师PK赛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儒家“一哥”之争扑朔迷离。那么,究竟谁是“一哥”,这些儒学大师在儒学发展历程中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共同探寻儒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演进的足迹。,第一课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1老子 (1)历。</p><p>9、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应运而生,蔚然大宗,春秋,儒学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隋唐,新发展,明清之际,新体系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2010年江苏考纲: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相互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局面。,1.含义:,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p><p>10、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梳理 一 孟子 荀子与儒家。</p><p>1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初 汉武帝 魏晋 隋唐 宋明 明清,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孔子 创造 兴起,孟子荀子 总结改造 蔚然大宗,遭到 打击,复苏,“黑黜百家,独尊儒术” 正统思想传统主流,博采众长, 与时俱进 新儒学体系 理学 心学形成,批判继承 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挑战 吸收佛道精华新发展,三教合归儒 更辉煌,1。</p><p>12、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标: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孔子(一)历史地位:(二)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1思想核心:主要内容(1)孔子提出“仁”学(2)孔子追求的“礼”的含义、内容、评价2政治主张3哲学主张:(三)教育思想123(四)影响:二、老子(一)历史地位: 思想著作(二)思想内容:1哲学思想(1)对世界本原的认识:(2)辩证法思想:2政治思想: (三)影响: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一、百家争鸣的原因:1、春秋战国文化辉煌,主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