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1“且”与“或”预习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编号:26839317]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1“且”与“或”预习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
预习导航课程目标学习脉络1.了解含有。预习导航课程目标学习脉络1.了解含有。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的含义2会用真值表判断由。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1且思考1。2能判断由。2能判断由。【重、难点】能判断由。pq。形式的命题及其真假的判定1写。命题时。若两个命题有公共的主语。后一个命题的主语可以省略2判断。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1“且”与“或”预习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Tag内容描述:<p>1、1.2.1“且”与“或” 预习导航 课程目标 学习脉络 1.了解含有“且”“或”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理解“且”“或”的含义 2会用真值表判断由“且”与“或”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1且 思考1“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哪些词语相当? 提示:“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并且”“及”“和”相当 思考2如何用“且”来定义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 提示:ABx|(xA)(xB) 2或 思考3逻辑联结词“。</p><p>2、1.2.1“且”与“或” 预习导航 课程目标 学习脉络 1.了解含有“且”“或”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理解“且”“或”的含义 2会用真值表判断由“且”与“或”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1且 思考1“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哪些词语相当? 提示:“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并且”“及”“和”相当 思考2如何用“且”来定义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 提示:ABx|(xA)(xB) 2或 思考3逻辑联结词“。</p><p>3、1.2.1 “且”与“或” (自学自测) 【学习目标】:1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与“或”的含义; 2 能判断由“且”与“或”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重、难点】 能判断由“且”与“或”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页至12页,完成下列问题。 1用逻辑联结词“ ”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读作 2用逻辑联结词“ ”把。</p><p>4、 1 2 1 且 与 或 预习导航 课程目标 学习脉络 1 了解含有 且 或 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 理解 且 或 的含义 2 会用真值表判断由 且 与 或 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1 且 思考1 且 与自然语言中的哪些词语相当。</p><p>5、1.2.1“且”与“或” 预习导航 课程目标 学习脉络 1.了解含有“且”“或”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理解“且”“或”的含义 2会用真值表判断由“且”与“或”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1且 思考1“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哪些词语相当? 提示:“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并且”“及”“和”相当 思考2如何用“且”来定义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 提示:ABx|(xA)(xB) 2或 思考3逻辑联结词“。</p><p>6、1.2.1“且”与“或” 课堂探究 探究一 “pq”形式的命题及其真假的判定 1写“且”命题时,若两个命题有公共的主语,后一个命题的主语可以省略 2判断“pq”命题真假的方法是:如果p,q都是真命题,则命题pq是真的;如果p,q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则命题pq是假的,因此要先判断每一个命题的真假,再利用真值表来判断 【典型例题1】 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形式的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p><p>7、 1 2 1 且 与 或 预习导航 课程目标 学习脉络 1 了解含有 且 或 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 理解 且 或 的含义 2 会用真值表判断由 且 与 或 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1 且 思考1 且 与自然语言中的哪些词语相当。</p><p>8、 1 2 1 且 与 或 1 了解 且 与 或 的含义 2 能判断由 且 与 或 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1 且 的含义及由 且 构成的新命题 1 且 的含义 逻辑联结词 与自然语言中的 相当 2 由 且 构成的新命题 一般地 用逻辑联结词 把命题。</p><p>9、 1 2 1 且 与 或 1 了解 且 与 或 的含义 2 能判断由 且 与 或 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 1 且 的含义及由 且 构成的新命题 1 且 的含义 逻辑联结词 与自然语言中的 相当 2 由 且 构成的新命题 一般地 用联结词 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 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p q 读作 p且q 3 p且q 的真假 如果当p q 真命题时 则命题p q是 的 如果p q中 有一个是假命题时 则。</p><p>10、1.2.1 “且”与“或”(自学自测)【学习目标】:1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与“或”的含义;2 能判断由“且”与“或”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重、难点】 能判断由“且”与“或”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页至12页,完成下列问题。1用逻辑联结词“ ”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p>11、1.2.1“且”与“或”1.2.2“非”(否定) 课堂导学 三点剖析 一、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例1】 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新命题,并判断真假. (1)p:1是质数,q:1是方程x2+2x-3=0的根; (2)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3)p:NZ,q:0N. 解析:每一道题都要写出三种形式的新命题,本题考查逻辑。</p><p>12、1.2.1“且”与“或”1.2.2“非”(否定) 课堂导学 三点剖析 一、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例1】 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新命题,并判断真假. (1)p:1是质数,q:1是方程x2+2x-3=0的根; (2)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3)p:NZ,q:0N. 解析:每一道题都要写出三种形式的新命题,本题考查逻辑。</p><p>13、1.2.1 “且”与“或”(自学自测)【学习目标】:1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与“或”的含义;2 能判断由“且”与“或”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重、难点】 能判断由“且”与“或”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页至12页,完成下列问题。1用逻辑联结词“ ”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p>14、1.2.1“且”与“或”预习导航课程目标学习脉络1.了解含有“且”“或”联结词的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理解“且”“或”的含义2会用真值表判断由“且”与“或”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1且思考1“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哪些词语相当?提示:“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并且”“及”“和”相当思考2如何用“且”来定义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提示:ABx。</p><p>15、1.2.1“且”与“或”课堂探究探究一“pq”形式的命题及其真假的判定判断“pq”命题真假的方法是:如果p,q都是真命题,则命题pq是真的;如果p,q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则命题pq是假的,因此要先判断每一个命题的真假,再利用真值表来判断【典型例题1】 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形式的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30是5的倍数;q:30是8的倍数;。</p><p>16、1.2.1“且”与“或”预习导航1且思考1“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哪些词语相当?提示:“且”与自然语言中的“并且”“及”“和”相当思考2如何用“且”来定义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提示:ABx|(xA)(xB)2或思考3 逻辑联结词“或”和日常语言中的“或者”相同吗?提示:不相同,日常语言中的“或”是“不可兼有”的,而数学中的“或”是“可。</p><p>17、1.2.1“且”与“或”课堂探究探究一“pq”形式的命题及其真假的判定判断“pq”命题真假的方法是:如果p,q都是真命题,则命题pq是真的;如果p,q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则命题pq是假的,因此要先判断每一个命题的真假,再利用真值表来判断【典型例题1】 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q”形式的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30是5的倍数;q:30是8的倍数;。</p><p>18、 1 2 1 且 与 或 预习导航 1 且 思考1 且 与自然语言中的哪些词语相当 提示 且 与自然语言中的 并且 及 和 相当 思考2如何用 且 来定义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 提示 A B x x A x B 2 或 思考3 逻辑联结词 或 和日常语言。</p><p>19、 1 2 1 且 与 或 课堂探究 探究一 p q 形式的命题及其真假的判定 判断 p q 命题真假的方法是 如果p q都是真命题 则命题p q是真的 如果p q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 则命题p q是假的 因此要先判断每一个命题的真假 再利用真值表来判断 典型例题1 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 p q 形式的新命题 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 p 30是5的倍数 q 30是8的倍数 2 p 矩形的对角线。</p>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1“且”与“或”预习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相关PPT文档
【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基本逻辑联结词1.2.1“且”与“或”预习导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