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
并灵活运用公式求 某些函数的导数. 学习目标 题型探究 问题导学 内容索引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幂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导数 思考1 函数y=kx(k≠0)增(减)的快慢与什么有关。2.利用条件概率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得P(A|B)=.。
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2Tag内容描述:<p>1、3.2.1 常见函数的导数 第3章 3.2 导数的运算 1.能用导数的定义求比较简单的幂函数的导数. 2.准确记忆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求 某些函数的导数 学习目标 题型探究 问题导学 内容索引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幂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导数 思考1 函数ykx(k0)增(减)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答案 当k0时,函数增加的快慢与系数k有关,k越大,增加的越快 ; 当k0,且a1)f(x)axln a f(x)exf(x)ex f(x)logax(a0,且a1)f(x) f(x)ln xf(x) f(x)x(为常数)f(x)x1 题型探究 类型一 利用导数公式求函数的导数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x。</p><p>2、染色问题例1正方体各面上涂上红色或蓝色的油漆(每面只涂一种色),证明正方体一定有三个面颜色相同.证明:正方形有6个面 由最多(m-1)n+1 得出(6-1)2+1=2.5+1=3例2 有5个小朋友,每人都从装有许多黑白围棋子的布袋中任意摸出3枚棋子.请你证明,这5个人中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摸出的棋子的颜色的配组是一样的。分析与解答 首先要确定3枚棋子的颜色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可以有:3黑,2黑1白,1黑2白,3白共4种配组情况,看作4个抽屉.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摸出的棋子的颜色在同一个抽屉里,也就是他们所拿棋子的颜色配组是一样的。。</p><p>3、2.3.1条件概率1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重点)2利用条件概率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条件概率阅读教材P56P57“例1”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条件概率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A和B,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的条件概率,记为P(A|B)若A,B互斥,则P(A|B)P(B|A)0.2条件概率公式(1)一般地,若P(B)0,则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条件概率是P(A|B).(2)乘法公式:P(AB)P(A|B)P(B)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若P(AB),P(A),则P(B|A)________. 【导学。</p><p>4、2.2超几何分布1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重点)2会利用超几何分布的概念判断一个实际问题是否属于超几何分布,从而利用相关公式解题(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超几何分布的概率及表示阅读教材P53P55,完成下列问题一般地,若一个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P(Xr),其中r0,1,2,3,l,lmin(n,M),则称X服从超几何分布,记为XH(n,M,N),并将P(Xr)记为H(r;n,M,N)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超几何分布的总体中只有两类物品()(2)在产品检验中,超几何分布描述的是有放回抽样()(3)若XH(n,M,N),则nM.()(4)超几何。</p><p>5、第二章 概率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了解概率分布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2.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3.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事件概率的求法(1)条件概率的求法利用定义分别求出P(B)和P(AB),解得P(A|B).借助古典概型公式,先求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再在事件B发生的。</p><p>6、第2课时排列的应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排列概念的理解.2.掌握几种有限制条件的排列,能应用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点排列及其应用1排列数公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mN*,mn)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n的阶乘)另外,我们规定0!______.2应用排列与排列数公式求解实际问题中的计数问题的基本步骤类型一无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例1(1)有7本不同的书,从中选3本送给3名同学,每人各1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送法?(2)有7种不同的书,要买3本送给3名同学,每。</p><p>7、第2章 概率一、事件概率的求法1条件概率的求法(1)利用定义,分别求出P(B)和P(AB),解得P(A|B).(2)借助古典概型公式,先求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再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得P(A|B).2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B相互独立,则P(AB)P(A)P(B)3n次独立重复试验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为Pn(k)Cpkqnk,k0,1,2,n,q1p.二、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步骤(1)明确随机变量X取哪些值;(2)计算随机变量X取每一个值时的概率;(3)将结果用二维表格形式给出计算概率时注意结合排列。</p><p>8、习题课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与标准差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的概念.2.熟练应用公式及性质求随机变量的方差.3.体会均值和方差在决策中的应用1方差、标准差的定义及方差的性质(1)方差及标准差的定义: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Xx1x2xixnPp1p2pipn方差V(X)(x1)2p1(x2)2p2(xn)2pn.(其中E(X)标准差为________________(2)方差的性质:V(aXb)________.2两个常见分布的方差(1)两点分布:若X01分布,则V(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项分布:若XB(n,p),则V(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一二。</p><p>9、2.6 正态分布1概率密度曲线对于某一随机变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数据无限增多且组距无限缩小,那么频率分布直方图上的频率折线将趋于一条光滑的曲线,我们将此曲线称为概率密度曲线2正态密度曲线函数表达式P(x)e,xR,其中实数(R)和(0)为参数图象的特征(1)当x时,曲线上升;当x时,曲线下降. 当曲线向左右两边无限延伸时,以x轴为渐近线(2)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对称(3)越大,正态曲线越扁平;越小,正态曲线越尖陡(4)在正态曲线下方和x轴上方范围内的区域面积为13.正态分布若X是一个随机变量,则对任给区间(a,b,P(a<Xb)恰好是正态密度曲线。</p><p>10、第3章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1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几何表示和字母表示. 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运算律,理解空间向量线性运算及其运算律的几何意义.,学习目标,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空间向量的概念,答案,在空间中,我们把像位移、力、速度、加速度这样既有 又有_____的量叫做空间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向量的 或 .,大小,方向,长度,模,知识点二 空间向量的加减法,(1)加减法定义 空间中任意两个向量都是共面的,它们的。</p><p>11、第3章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5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掌握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及运算规律. 2.掌握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主要用途,会用它解决立体几何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学习目标,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空间向量的夹角,答案,a,b,0,,(2)数量积的运算律,知识点二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定义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________________叫做a,b的数量积,记作___,则|a|b|cosa,b,答案,ab.,(3)数量积的性质,返回,。</p><p>12、第3章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1.5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掌握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及运算规律. 2.掌握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主要用途,会用它解决立体几何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学习目标,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空间向量的夹角,答案,a,b,0,,(2)数量积的运算律,知识点二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定义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________________叫做a,b的数量积,记作___,则|a|b|cosa,b,答案,ab.,(3)数量积的性质,返回,。</p><p>13、第2课时组合的应用学习目标1.能应用组合知识解决有关组合的简单实际问题.2.能解决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知识点组合的特点思考组合的特征有哪些?梳理(1)组合的特点是只取不排组合要求n个元素是不同的,被取出的m个元素也是不同的,即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进行m次不放回地取出(2)组合的特性元素的无序性,即取出的m个元素不讲究顺序,没有位置的要求(3)相同的组合根据组合的定义,只要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不管顺序如何),就是相同的组合类型一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例1男运动员6名,女运动员4名,其中男女队长各1名,选派5人外出比赛,在。</p><p>14、1.2 排列第1课时排列与排列数公式1甲、乙两名同学参加一项活动,其中一名参加上午的活动,另外一名参加下午的活动问题1:甲在上午和乙在上午是相同的安排法吗?提示:不是问题2:有几种不同的排法?提示:两种甲上午,乙下午;甲下午,乙上午2若从甲、乙、丙三名同学中选出两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另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问题3:让你去安排这项活动,需要几步?提示:分两步问题4:它们是什么?提示:第一步确定上午的同学,第二步确定下午的同学问题5:有几种排法?提示:上午有3种,下午有2种,因分步完成共326。</p><p>15、问题1:你能举出生活中见到的椭圆吗?,一、检查预习,问题2:以上图形都给我们椭圆的印象,那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该如何设计制造它的形状?从数学的角度上看,它们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椭圆?,二、质疑探究,探究(一)实验操。</p><p>16、1 5二项式定理 课题 1 5二项式定理 解决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过程与方法 能解决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过。</p><p>17、第1章 导数及其运用 1 1 导数的概念 一 学习内容 要求及建议 知识 方法 要求 建议 导数的概念 了解 借助于导数概念形成的物理背景 瞬时速度 及几何背景 曲线切线的斜率 来理解如何从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 从。</p><p>18、生活用数学 数学释生活 l1 l2 A B C D 问题情境 3月18日到4月20日气温 2 如何量化陡峭程度呢 B C温差14 8 A B温差15 1 K 7 4 K 0 5 问题 1 A B与B C的温差是多少 温差的变化会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变化曲线图 yC y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