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最新教学资料
词的有关知识 1 词的起源 兴起于隋唐 盛行于宋 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 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 即词是诗的一种 所以又称 长短句 诗余 曲子词 歌词 等 2 词牌和标题 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 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
高中语文最新教学资料Tag内容描述:<p>1、走近苏轼,峨嵋共比高。,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他是个凤毛麟角式的人物。林语堂他是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李泽厚,文,艺,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苏轼的书。</p><p>2、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 本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 个别的有五折 六折或多本连演 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 正末 或女主角 正旦 一人歌唱 其他配角只能道白不。</p><p>3、拿来主义 鲁迅 背景介绍 世纪 年代 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 实行反革命文化 围剿 主张 全盘西化 在左翼文艺队伍中 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 反对吸收外国文化 造成思想混乱 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 批驳了错误思。</p><p>4、雨霖铃 制作 毛于贵 导入语上一周 我班有个同学发一条信息给我 老师 为什么我的心情 一到下午和晚上就不好 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情随着时间的变化 说明你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你的心情信天晴落雨 只要不患上抑郁病就行。</p><p>5、曹禺 第三课时 雷雨 周朴园 一个雷雨之夜两个女人变成了疯子 傻子三个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在戏剧中 能把个人的性格 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 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黑格尔。</p><p>6、三台县芦溪中学倪斌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班固及 汉书 2 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3 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反复诵读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所写内容 2 鉴赏本文运。</p><p>7、词的有关知识 1 词的起源 兴起于隋唐 盛行于宋 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 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 即词是诗的一种 所以又称 长短句 诗余 曲子词 歌词 等 2 词牌和标题 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 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p><p>8、窦娥冤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把握剧情 分析窦娥的形象 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和戏剧的主题 鉴赏品味关汉卿本色的戏曲语言 鉴赏夸张和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 掌握元杂剧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 梳理 把握剧。</p><p>9、1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 下的下的 声声慢声声慢 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 师 今天我穿了一件很喜庆的衣服 但要讲一首表达愁苦的词 同学们 如果借用诗 词的表现方法来讲 这用了什么手法 生 反衬 对比 师 反衬 没错 我们接下来学习一首词 李清照的 声声慢 通过这首词 我们学 习诗词的另外一种表现手法 师 在讲词之前 我们先聊一聊诗和词有些什么不同 平时我们都是诗词并举的 诗 词相同之处很。</p><p>10、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教案案 刘 伟 教学目标 1 体会父爱与母爱 学会艺术地爱 努力做一个成熟的人 2 在筛选信息 梳理结构的基础上准确解读文本 3 学会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1 理解爱的能力发展和爱的对象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2 把握信息筛选和语句理解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布置预习 1 阅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有什么写作目的 2 你。</p><p>11、1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 第第 周周 星期星期 第第 节节 课题课题望海潮望海潮 柳永柳永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及宋词的常识 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掌握词中点染 铺陈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读直至背诵 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 运用联想和想象 感悟词的意境美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情情感感态态度度 与与价价值值观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 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p><p>12、1 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实录教学实录 导入 师说 同学们 你们都看过 射雕英雄传 这部电视剧吗 生答 看过 师说 其中有两位男主人公 郭靖 杨康 有谁知道他们的名字由何而来呢 生答 根据金庸小说 射雕英雄传 简单介绍 师说 对 起这样的名字就是为了牢记北宋的 靖康之变 记住力抗金兵 大家知道 靖康之变 后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那时金的侵略更是肆无忌惮 而统治者却采取了躲 避苟安的态度。</p><p>13、1 十四十四 拿来主义拿来主义 鲁迅鲁迅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 正确理解本文的主旨 准确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2 树立正确对待外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掌握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方法 3 通过诵读 讨论 正确理解文章中各个比喻的含义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类比 对 比 举例 比喻等进行论证的方法 4 抓住关键词句 品味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 正确理解运用反证 具有讽刺意 味的语句 教学重点教。</p><p>14、声声慢 宋词简介李清照简介课文赏析 教学内容 词是什么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 音乐文学 又叫诗余 曲子词 长短句 产生与发展 萌芽于南朝 形成于唐 盛行于宋 白居易 李煜 柳永 李清照 苏轼 辛弃疾 分类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 小令 58字以内 中调 59 90字 长调 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分为 单调 只一段 也叫一阕 双调 两段 上下阕 或叫上下片 三叠 三段 四叠等 流派 婉约 豪放 一 宋。</p><p>1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四川省越西中学李兴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该对联写的是谁 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辛弃疾 辛诗的豪放风格 与东坡齐名 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 辛弃疾 1140 1207 字幼安 号稼轩 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 山东历城人 年轻时曾参加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担任掌书记 掌握军中文书 宋高宗三十一年 1161年 十月 女真入侵 辛弃疾等突骑渡江与宋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