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课程教案 基础教学部中文分部 李印平 一 课程定位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 完善各级各类社会组织 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公共关系是研究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Tag内容描述:<p>1、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A 卷)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A 5B 6C 7A 8B 9A 10B 11C 12A 13B 14B 15D 16B 17A 18B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2ACD 3ABDE 4BDE 5ABDE 6ABCDE 7ABDE 8ABDE 9BE 10ABCDE 三、简答题 1简述企业识别系统 CIS 及其三个子系统。 答:(1)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 简称 MIS。MIS 是企业经营战略、生产、 市场等环节的总的原则、方针、制度、规划、法规的统一规范。在设计层面上,MIS 具体 表现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精神标语、座右铭、经营策略等形式。 (2)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p><p>2、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大 16 秋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在线作业 1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 1. 工业企业在建立良好的经销商关系时,下列哪种做法不符合公关原理( ) 。 A. 及时为经销商提供优良、价格低廉、适销对路的产品 B. 协助经销商为顾客提供优良服务 C. 主动向经销商提供专业和产品知识 D. 要求经销商为本企业产品进行广告宣传 正确答案: 2. 划分公共关系机构类型的分类方法不包括( ) 。 A. 按照独立性和服务对象划分 B. 按照服务范围划分 C. 按照业务性质划分 D. 按照公关人数划分 正确答案: 3. 为了加强形象宣传。</p><p>3、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要求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市场营销、文秘、物业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旨在实现学生能力迁移,以配合管理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秘书实务等学科的专业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商务、办公、接待、管理人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沟通协调、信息传播、调查评估、开展专题活动,进行危机。</p><p>4、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主 编编 陶应应虎 顾顾小燕 副主编编 吴 静 陈陈在余 第2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2 2.1.1 古代古代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的起源 2.22.2 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 2.32.3 现代公共关系在国外的发展状况现代公共关系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2.42.4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讨论题讨论题 第一节 古代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20世纪初 的美国。但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 会关系和一种思想与活动方式却源远流长。早在 古代文明时期,那时的人类。</p><p>5、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主要内容: 一、公共关系的历史渊源 二、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公共关系的演进和发展,(一)古代“准公关”的多种例证,蒙昧时期,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渊源,纵观历史,早在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返回,SPQR是拉丁语Sentus Populusque Rmnus的缩写,意即“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作为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或其缩写形式)被纹饰在罗马军团的的鹰旗上以及。</p><p>6、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 号 2017120000207 姓 名 侯宝亮 课程代码 110066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专) 评阅教师 第 三 次任务共 四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任务内容: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表格内,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ADABACCB1谈判中双方利益的最后防线是( )。A.起点 B.界点 C.争取点 D.协议点2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 )。A.导入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p><p>7、一、名词解释.知名度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容观尺度,侧重“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公共关系公司 公共关系公司是专门为客户提供公共关系服务的信息型、智力型、传播型的专业机构,已逐渐发展为“第四产业”(信息型、智力型产业)中的一个独立行业。3.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指组织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服务的广告传播。这种广告不仅完全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而且直接投资于公益事业,将公益事业本身作为传播的主题。. 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人的认知和思维的惯性、倾向性,即按照。</p><p>8、第4章公共关系活动类型,第一节确定公共关系活动类型的原则,第二节战术性公共关系活动类型,一、宣传型与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 (一)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三B模式) 宣传型公关活动模式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内部沟通方法,开展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公关活动模式。主要运用新闻媒介、广告媒介和自控媒介三种形式进行公共关系活动;要求客观真实、全面公正。 3、危机的预防与处理,Beauty Beast Baby,“鸽子事件” 媒介公共关系中的“制造新闻” 美国联碳公司52层新总部大楼竣工后,正愁如何向外发布竣工消息,有员工报告说,在楼内发现。</p><p>9、公 共 关 系,主编:谢苏,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主要构成要素,第三章 公共关系运行职能,公共关系,第一章 导论,公共关系第一章 导论,公共关系第一章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概念与特征,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概念与特征,公共关系第一章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概述和特征,(一)公共关系的定义,一、公共关系定义的内涵,1.“管理职能说” 2.“传播沟通说” 3.“社会关系说” 4.“特征综合说” 5.“经营艺术说” 我们认为,所谓公共关系是指组织及其成员为塑造组织形象,有目的地运用传播沟通媒介,获得内外公众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合作的具有管理职能。</p><p>10、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主 编 陶应虎 顾小燕 副主编 吴 静 陈在余,第5章 公共关系传播,5.1 公共关系传播 5.2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类型 5.3 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实务操作 讨论题,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一、传播及公共关系传播的涵义 “传播”一词与英语中的单词“communication”相对应,公共关系传播,是指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借助传播的方式,所开展的传播活动及其传播管理。公共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关系的过程是组织主体与公众客体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和信息交流的过程。,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p><p>1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主 编 陶应虎 顾小燕 副主编 吴 静 陈在余,第14章 危机型公共关系实务,14.1 危机公共关系概述 14.2 危机公共关系处理原则 14.3 危机公共关系三阶段 讨论题,第一节 危机公共关系概述,一、危机公关的定义 危机指的是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害组织正常运作的、对组织的公众形象造成重大损害的、具有比较大的公众影响的偶然事件。如严重的毒气泄露、环境污染、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食物、药物中毒事故等等。所谓危机型公关指的就是发生危机事件时的公共关系管理活动,即用公关手段减少危机给组织与公众带来的影响,进而寻求公。</p><p>12、第四节 企业形象建设,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公共关系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它既是企业建设的根本任务,又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良好的企业形象要以企业自身良好的经营活动为基础,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企业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的贡献。 一、企业形象概述 (一)企业形象的含义 企业形象是指公众对企业内在精神和外在特征的总体的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个定义:,1.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一种总体评价,这种总体评价是对企业的各种具体形象要素评价的总和。 2.企业形象要素的确定者 企业形象要素的确定。</p><p>13、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主编陶应虎顾小燕副主编吴静陈在余,第13章公共关系礼仪,13.1公共关系礼仪概述13.2公共关系日常社交礼仪13.3个人仪表风度13.4外事交往礼仪讨论题,第一节公共关系礼仪概述,一、礼仪与公共关系礼仪所谓礼仪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言谈举止等各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程序。所谓公关礼仪,就是社会组织的公关人员或其他人员在公关活动中,为了树立和维护组织。</p><p>14、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高教出版社,2,1、学习本门课的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能,并能较熟练的运用。,2、学习本门课的方法 原理+案例+讨论+实训+总结,3、本门课程的教材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朱崇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本书课程结构体系,理论版块: 公共关系概论 公关三要素 公关工作程序 形象分析 实务版块: 公关专题活动 公关演讲 公关谈判 国际公关 危机公关 艺术版块: 公关礼仪 公关交际 交际语言 求职艺术,4,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论,一、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公共关系的基本定义 公共关系。</p><p>15、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第一节 公共关系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主要特点,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导入,导入及思考,无论一个国家,一个公司,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者一个观念,一个人,甚至人的一举一动,运用公共关系的传播技巧、沟通协调技能或管理艺术可以使其增值。比如,再比如 您做的活动是否缺乏良好的创意和点子? 您是否担心活动现场控制不住而出现大的 失误? 您是否希望及时了解到产业的发展方向? 您是否知道您的竞争对手都在做什么? 您是否希望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固定的记者群体,女士们、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