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知识排查 双基自测1 在光合作用的实验室里 如果所用水中有0 20 的水分子含18O 二氧化碳中有0 68 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含18O 那么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 含18O的比例为 A 0 20 B 0 44 C。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Tag内容描述:<p>1、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教学设计【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通过分析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物质合成量的影响,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生构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并加深理解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理顺光合作用过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综合、灵活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p><p>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回顾复习 滤纸要剪去两角 层析液不能 没及滤液线 用培养皿盖 在烧杯口上 色素的功能?色素的功能? 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作用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什么位置? 类囊体薄膜上 催化光合作用的酶主要分布在? 叶绿体基质和基粒上 叶绿体 中的色 素 H2O 水的光解 O2 H ADP+Pi 酶 ATP co2 C5 光反 应 2c3 固 定 供氢 酶 酶酶 供能 还 原 (CH2O) 糖类 多种酶 参加催化 暗反应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条件 :光、 色素、酶 场所: 反应 水的光解: ATP的合成: 。</p><p>3、三)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过程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CO2+C52C3 酶 2C3(CH2O)+C5 酶 2C3CO2 固 定 C5 多种酶 催化 (CH2O) 还 原 1 2O2 ATP 酶 ADP+Pi 叶绿体中的 色素分子 光能 H2O 水在光下分解 供能 酶 NADPH NADP+ 供能 供氢 2H2O 光解 4e+4H+O2 ADP+Pi+电能 酶 ATP 酶 NADP+2e+H+NADPH ATPADP+Pi NADPHNADP+ 基粒 基质 (2)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3)光反应、暗反应的关系 光反应暗反应 条 件 场 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产 物 原 料 速 度 联 系 光、色素、酶 H、ATP、多种酶 基粒(类囊体的薄膜) 基 质 1. 水的光解。</p><p>4、栏目 导引 新知初探 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 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 轻巧夺冠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三、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应用(二) 栏目 导引 新知初探 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 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 轻巧夺冠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学习导习导 航 1.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栏目 导引 新知初探 思维启动 要点突破 讲练互动 知能演练 轻巧夺冠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一、光合作用原理的应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植物在____________内通过过光合作用 制造__________的数量。 (2)表。</p><p>5、2、种类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吸收红光、 蓝紫光 吸收蓝紫光 1、分布: 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中的色素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 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 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概念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 +O2 叶绿体 光能 p厂房 p动 力 p原 料 p产 物有机物和氧 CO2+H2O 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五年后 (一)1648年,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 柳树增重约82kg 土壤减少约100g 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原料结论: 局限:忽略空气对植物的影响 一段时间后。</p><p>6、1 (海南高考)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b 和dBa、c 和eCc、d 和e Db、c 和e解析:选B光合作用需要光照,部位c、e 被锡箔纸遮盖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a 部位为黄白色,没有叶绿素,故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c、e处加碘液不会变蓝。2鲁宾和卡门用HO和CO2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下列符合实验结果的是()A释放的氧气全。</p><p>7、第4节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捕获光能的色素 色素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黄素 胡萝卜素 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 吸收可见 的太阳光 类胡萝卜素主 要吸收蓝紫光 (蓝绿色 ) (黄绿色 ) (橙黄色) (黄色) 含量约占3/4 含量约占1/4 2、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1)分布主要分布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 (2)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3)结构外膜 内膜 (4)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基粒 由两个以上的类囊体组成, 含色素和酶 基质含多种光合作用 所必需的酶 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透过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p><p>8、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4、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5、简述化能合成作用。能力方面: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过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二、教学重点、难。</p><p>9、01课前自主梳理,02课堂合作探究,课时作业(十七),03课后巩固提升,叶绿体,光能,CO2,H2O,能量,O2,叶绿体中的色素,氧气,H,ATP,C3,CO2,(CH2O),光,水的光解,暗,CO2的固定,C5,C3,ATP,H,糖类的数量,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生长旺盛的绿叶,小圆形叶片30片,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充满了水,强、中、弱,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p><p>10、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 光合作用,基质,酶,?,外膜,内膜,类囊体,基粒,色素,酶,叶绿体亚显微 结构模式图,光合 作用,H20,C02,02,糖类(CH20)等有机物,是能源物质,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观点:植物体由“土壤汁”构成,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问题: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来自于土壤,。</p><p>11、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必修 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本节课为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内容。光合作用知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为以后深入学习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和解题思路打下基础,也为讲述光合作用的原理做好知识铺垫。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容忽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为主线,。</p><p>12、第4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时作业(十七)一、选择题1普利斯特利把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植物一同放到一个玻璃罩内,结果小白鼠和植物都能存活很长时间。但后来有人重复这个实验,却有的能成功,有的不能成功。以下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并不科学,没有可重复性B该实验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将装置置于阳光下C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小白鼠需要的氧气达到了平衡D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CO2与小白鼠呼出的CO2达到了平衡解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成功关键是置于阳光下,其实验虽置于阳光下,取得成功,但忽视。</p><p>13、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二1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速率也不会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 D呼吸作用答案:选B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光反应弱,生成的ATP和H少,即使提高CO2浓度,暗反应的速率不会提高,光合速率也不会随之增加。2下列措施可以提高农作物净光合速率的是()通风增施有机肥延长生长期施NH4HCO3A BC D答案:选C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通常为CO2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而增施有机肥和NH4HCO3都会提高CO2的浓度,从而提高光合速率。延长生长期可提高光合产量,。</p><p>14、第3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2),【教师用书备用】 黄大贵是一个农民,家里有5亩土地,都种上了油菜,油菜开花了,金黄色的油菜花漂亮极了,引来了大量的蜜蜂采蜜,一群高中生经过他的油菜地,也为这美景所吸引,停下脚步观察漂亮的油菜花及在花间忙于采蜜的蜜蜂。 问题探究:假如你是一个农民,同样给你5亩土地进行农业生产,从理论上提出,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获得更大的收成? 提示:选取经济效益高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利用轮作、间作、套种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合理密植;控制好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等。,思维。</p><p>15、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定陶二中 吕桂香,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定陶二中 吕桂香,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光合作用释放的O2是来自CO2 吗?,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暗反应,划分依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类囊体膜,酶,光反应阶段,光、色素、酶,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光解:,(还原剂),ATP的合成:,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场所:,条件。</p><p>16、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学习目标,重点:分析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几个实验的经典之处;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难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重点难点,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实质、总反应式及意义;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分析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培养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找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感受科学发现的艰难,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科研的兴。</p><p>17、有些蔬菜大棚内悬挂发红色或蓝色的灯管,并且白天也开灯。 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吗? 2.为什么是不使用发绿色光的灯管作补充光源?,问题探讨,高一生物,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阅读课本第51页“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这部分内容,分析各实验的方法与结果,并思考该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是什么。,碘蒸汽,48小时,光照2小时,1864年, 萨克斯实验,1880年, 恩格尔曼实验,1实验材料选用水绵和好氧性细菌。因为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p><p>18、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使用说明:1、阅读教材P97101P106,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按照互动要求,积极思维,限时完成合作探究及思考交流内容.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2.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3.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回顾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难,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