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
李蕾指导老师。并在自己身上进行了首例心导管检查术。
冠脉造影Tag内容描述:<p>1、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的放射影像学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左心室造影,冠状动脉的放射影像学,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造影时的视角体位与心脏的相对关系正常冠状动脉的大体解剖走行与变异,1 心脏位置及其与放射角度的相对关系,胸腔横断面观,心脏长轴指向左前,与矢状面呈45-60度角左前斜60度和右前斜30度,是最常用的体位左前斜位60度时,视线从心尖穿过右前斜位30度时,所见为心脏侧面,视线垂直通过心脏长轴,左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不同体位下走行示意图,右前斜位逐渐加大,左主干明显缩短前降支与回旋支逐渐分开,右前斜位60-75度 时,前降支显影。</p><p>2、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的放射影像学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左心室造影 冠状动脉的放射影像学 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造影时的视角体位与心脏的相对关系正常冠状动脉的大体解剖走行与变异 1心脏位置及其与放射角度的相对关。</p><p>3、冠脉解剖与冠脉造影解读 Coronary Angiography,冠状动脉造影发展史,1929年德国医生Werner fossmann开始尝试在人体上进行心导管检查的可能性,并在自己身上进行了首例心导管检查术,还拍了第一张心导管检查的X光片。,冠状动脉造影发展史,1958.10.30一个偶然的机会,儿科心脏病医生Mason Sones在给一例瓣膜病患者进行主动脉造影时,无意间将30ml造影剂注入患。</p><p>4、冠状动脉造影,Cardiovascular Surgery Department,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冠状动脉造影发展史,1929年德国医生Werner fossmann开始尝试在人体上进行心导管检查的可能性,并在自己身上进行了首例心导管检查术,还拍了第一张心导管检查的X光片。,冠状动脉造影发展史,1958.10.30一个偶然的机会,儿科心脏病医生Mason Sones在给一例瓣膜病患者进行主动脉造影时,无意间将30ml造影剂注入患者右冠状动脉,从而完成了第一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发展史,Andreas Gruentzig (1939-1985) 在前者的基础上于1974年进行了世界上第一。</p><p>5、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陕中附院心病二科李希玲,目的,1.了解患者的冠状动脉有无病变及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指导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2.为冠状动脉搭桥作出重要决定提供做可靠的信息3.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适应症,1.不明原因的胸痛2.高度怀疑冠心病但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人3.心绞痛症状不重,但其他检查提示多支血管病变4.不稳定心绞痛5.有症状,但经冠心病的其他检查不足以确诊6.作为血管成形术的术前。</p><p>6、冠状动脉造影,1,学习交流PPT,冠状动脉的放射影像学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左心室造影,2,学习交流PPT,冠状动脉的放射影像学,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 造影时的视角体位与心脏的相对关系 正常冠状动脉的大体解剖走行与变异,3,学习交流PPT,1 心脏位置及其与放射角度的相对关系,胸腔横断面观,心脏长轴指向左前,与矢状面呈45-60度角 左前斜60度和右前斜30度,是最常用的体位 左前斜位60度时。</p><p>7、冠脉造影术前医嘱 拟今日行冠脉造影及/或支架置入术 术前6小时禁食 备皮 碘过敏试验( ) InjNS500ml 8 硝酸甘油针5mg 2 2%利多卡因针100mg 2 肝素钠针12500u 2 复方泛影葡胺针20ml 1支/皮试用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后医嘱(经桡动脉)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后护理常规 右上肢腕带减压q2h 3 测血压q30 8 床边心电图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后医嘱(经股动脉。</p><p>8、冠状动脉造影基础知识,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庞文跃,第一部分,冠脉解剖,心脏血管,1.心的动脉起于主动脉左、右窦左冠状动脉 Left Coronary Artery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回旋支(left circumflex)右冠状动脉 Right Coronary Artery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左室后支 Posterior Left Ventricular Branch,左主干(LM),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左或后伸展,长数毫米至数厘米,然后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第三支血管,即中间支。,左前降支(LAD),沿肺动脉前行至前间沟,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室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