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古代文论

《古代文论选段》原文及释文《毛诗序》选段诗者。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20分)1、子曰。中国文论概况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一、填空题(每空1分。《诗》三百。(...一、填空题1.孟子提出了两种文学批评方法。2.《庄子外物》篇说。得鱼而忘笙。

古代文论Tag内容描述:<p>1、古代文论选段原文及释文,毛诗序选段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译文】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怀抱在心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激荡,就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它,用语言还表达不尽,便用咨嗟叹息的声音来延续它,咨嗟叹息还不尽情,就放开喉咙来歌唱它,歌唱仍感不满。</p><p>2、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文论试题(A卷) 姓名: 学号: 共计四大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翻译:(20分) 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p><p>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先秦 尚书 尧典 尚书 也称 书 或 书经 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尧典 是我国古代文论的最早记录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 舜命夔用乐教胄子 使他们。</p><p>4、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为政) 2. 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这确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3.庄子 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 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4. 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 六曰颂”。 5. 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6.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 使诗歌的。</p><p>5、1、 指出出处并释义(每个8分):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独与天地精神往来3、将阅文情,先标六观4、近而不浮,远而不尽5、别材,别趣6、西厢记拜月记,化工也;琵琶记,画工也二、论述:(二择一)1、刘勰“文外之重旨”的背景和意义。2、文心雕龙辨骚的意义。3、“童心说”的内涵及现代意义。一、名词:1、语言论转向2、真理与方法3、狂欢诗学4、文学循环发展5、细读法2、 论述1、精神分析(30)2、耶鲁学派的理论及批评实践,对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意义(40)3、学习西方文论的意义(10。</p><p>6、一、填空题1.孟子提出了两种文学批评方法:“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2.庄子外物篇说:“笙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笙;蹄者之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之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3.毛诗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需“主文而谲谏”。4.扬雄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观点。5.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p><p>7、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p><p>8、精选 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学习 第一 先秦时期 一 先秦 诗言志 的提出 最早见于 尚书尧典 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朱自清在他的 诗言志辨 序 中 认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 开山的纲领 关于 诗言志 之 志 五四 以后在解。</p><p>9、精品文档 1 指出出处并释义 每个8分 1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2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3 将阅文情 先标六观 4 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 5 别材 别趣 6 西厢记 拜月记 化工也 琵琶记 画工也 二 论述 二择一 1 刘勰 文外之重旨 的背景和意义 2 文心雕龙 辨骚 的意义 3 童心说 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一 名词 1 语言论转向 2 真理与方法 3 狂欢诗学 4 文学循环发展 5 细读法 2。</p><p>10、中国古代文论论文选题一、先秦部分 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2.月中蟾蜍嫦娥形象 3.共工形象两面性之我见 4.治水神话的蕴含 5.神话中的女性形象 6.诗经中的民族史诗 7.诗经是怎样反映二周时期的劳动生活的 8.诗经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几种手法 9.漫谈诗经对农村生活面貌的表现 10.诗经与妇女问题 11.试论“黍离之悲”的美。</p><p>11、第八章诗话理论 一 历代诗话编目 节选 二 诗文革新运动 三 严羽及其 沧浪诗话 四 严羽对诗歌的创作要求 一 历代诗话汇编 目录 节选 一 唐代及唐以前诗话 孔子论诗 作者 春秋 孔丘 诗经 毛诗序 文心雕龙 作者 梁 刘勰 诗品 作者 梁 锺嵘 古画品录 作者 齐 谢赫 文笔要诀 作者 唐 杜正伦 历代名画记 作者 张彦远 本事诗 作者 唐 孟棨 二南密旨 作者 唐 贾岛 二十四诗品 作者 唐。</p><p>12、1 三表法 1 三表法是在 墨子 非命上 中提出的 2 三表法原意是说 言有三表 即 有本之者 有原之者 有用之者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 三表法是指立言辩说 应有一。</p><p>13、第一讲 孔子与儒家诗学的建立 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始于儒家诗学。儒家诗学是以“诗三百”在政治教化领域中的广 泛应用为经验材料,以社会的完善、人的完善为期待目标而建构的一套理论话语。 由此而产生两个前提: 1、 “诗三百”存在于儒家诗学建立之前,故“孔子删诗说”不成立。 2、儒家学说之前, “诗三百”已经成为了王室、公室、士夫的公共话语。 问题:Q1、 “诗三百”哪儿来的? Q2、 “诗三百”如何成为公共话语的? 商尚鬼,巫术文化;周、尚文,礼乐文化(礼乐知识事人)服务对象与文化形态 不同。周克商后,出于文化转型的需要。</p><p>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说明: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做好了填空和选择。名词解释虽然做好,但是希 望大家不要拘于这里的答案,不要死背,尽量做到理解性的记忆。回答出是什么人在什么 书里提出的,内涵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等等,如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就可以不写。至 于问答题,我提供的仅仅是提示,真正答题还要靠大家自己去发挥、联系、拓展、深入。 第一讲 先 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 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 录他言行的著作 论 语 。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p><p>15、古代文论课程论文 从构思到成文的距离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解析 从构思到成文的距离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解析 【摘要】文学创作,在刘勰看来,想象是很重要的,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之思也” ,说明了想象是可以不受作家自身局限的艺术思维活动。但是从文学创作的构思 到下笔成文,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只有做足了材料的储备,感情的酝酿等行文的准 备,才会有一片好文章的诞生。 【关键词】刘勰 神思 文心雕龙 文学构思 文学创作,最重要的就是构思环节了,可是仅仅有了好的构思,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 的文章,构思到形成文。</p><p>16、古代文论课程学习心得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 覃秋菊古代文论是一门专业选修课,当初选这门课的时候,我犹豫了很久才决定选它,因为之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古代文论方面的知识,我想这一定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几节课听下来,我之前的想法被彻底颠覆了,我发现古代文论不但没有枯燥乏味,而且还是一门很美的课。是的,请允许我用“美”这个字,不仅仅是有趣,那是一种超越了趣味的感悟和生发,是一种比有趣美妙。</p><p>17、一、 填空题 1曹魏时著名文论家___________在典论___________中提出了文以___________为主的著名论断。 2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体的四科八种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___________宜。</p><p>18、第一编 古代文论 西方古代文论概述 n 时期界限 从古希腊 罗马 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 n 发展脉络 二希精神 希腊精神 和 希伯莱精神 英国批评家马修 阿诺德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希伯莱精神和希腊精神 整个世界就在它们的影。</p>
【古代文论】相关PPT文档
《古代文论选段》
古代文论经典课件
【古代文论】相关DOC文档
古代文论试题

      古代文论试题

    上传时间: 2019-11-19     大小: 34.50KB     页数: 3

古代文论选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1).doc
古代文论选读 文档
古代文论习题.docx
古代文论复习重点
古代文论复习.doc
古代文论笔记.doc
古代文论习题.doc
古代文论论文题目
古代文论各派要点
古代文论小抄.doc
古代文论笔记(一)
古代文论知识要点
古代文论论文写作
古代文论课程体会
古代文论题.doc
古代西方文论.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