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练习
古汉语练习答案P123二行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意读音行窳的行是什么读音行康熙字典户庚反xing2寒罔反hang2户浪反下孟反hang4下朗反hang2乎监反xian2辞源户庚反xing2胡朗反h...古汉语练习答案。行。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意读音。行窳。行不言之教。齊國之髙士也。梁亦萬乘之國。
古汉语练习Tag内容描述:<p>1、古汉语练习答案 P123 二 行 在 康熙字典 和 辞源 中各有几种意读音 行窳 的 行 是什么读音 行 康熙字典 户庚反 xing2 寒罔反hang2户浪反 下孟反hang4下朗反hang2乎监反xian2 辞源 户庚反xing2 胡朗反hang2 xing4下更反 下浪反hang4 行窳xing2yu3 从 康 和 辞 所用的反切用字不同来看 可以知道古人不能做到一字一音 影响了拼读的正确率和。</p><p>2、老子 (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 是以不去。 (二)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三)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 之。</p><p>3、古汉语练习(中文08)二一 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的词:辛垣衍曰:“吾聞魯連先生,齊國之髙士也。”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彼則肆然而為帝今秦萬乘之國,梁亦萬乘之國,俱據萬乘之國,交有稱王之名。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將軍又何以得故寵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顔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二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梁未睹秦稱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稱帝之害,則必助趙矣。周烈王崩,諸侯皆弔,齊後往,。</p><p>4、古汉语基础(一)练习题 一 一、填空题 1、传统的“六书”包括: 、 、 、 、 、 。 2、许慎对“六书”中“指事”所下的定义是 、 。 对“假借”的定义是 、 。 3、 “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 、 、 、 。 4、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 “从”当属于 字, “象”当属于 字。3、 5、几个 具有同一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字。 6、异体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 、 、 。7、 “惭” 的异体字是 。 8、 “鬬”的简体字是 。 9、 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 所作,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解释孔丘的 的, 左传是我国。</p><p>5、古漢語通論(七)一、 填空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以 作谓语的句子。和现代汉语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不用 。2古汉语肯定的判断句的基本句型有 种,其中最典型的句式是 。3在古代汉语中真正的判断词“是”滥觞于 时,但其用例极少,只是到 以后,“是”作判断词的用例才开始多起来。4古汉语否定判断句,是借用否定副词 来表示的,其句式为 。5古汉语常出现的“是”,往往不是 词,而是 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 语。二、 选择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是”字的用法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三号汉墓)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p><p>6、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译。</p><p>7、古代汉语语法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代码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12345678910DBCBCBAAAD11121314151617181920BCDAAABBDD1下列加着重。</p><p>8、古漢語練習2 1 1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為天下度也非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樂口之所甘身體之所安以此虧奪民衣食之財仁者弗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p><p>9、一、教学内容 高考第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二、学习目标通过讲解古汉语语法专题达到四个教学目标1、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词类的变化2、复习新教材古文中句式的变化。3、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语序的变化4、复习新教材古文中的固定结构三、专题知识点(一)回顾新教材中必修、选修学过的古文篇目1、国语勾践灭吴2、殽之战3、烛之武退秦师4、邹忌讽齐王纳谏5、冯谖客孟尝君6、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7、齐桓、晋文之事8、逍遥游9、庖丁解牛秋水安知鱼乐庄周梦蝶10、劝学11、五蠹12、非攻13、察传14、鸿门宴15、信陵君窃符救赵16、游侠列传17、苏武。</p><p>10、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p><p>11、古代汉语试题答案 上 一 名词解释 10分 六书 是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传统文字学认为的六种造 字方法 本义 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词的较原始的意义 笺 毛传的补充和订正 疏 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 既解释古文。</p><p>12、古汉语今译问题,一、古文翻译的历史二、古文今译的意义三、翻译文言文的要求四、古文今译的原则五、古文今译的方法,一、古文翻译的历史,1、古时的古文翻译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郑玄笺云:“我事女三岁矣,曾无赦令恩德来顾眷我。”补充例2、古文今译的开始1922年郭沫若卷耳集,补充例,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用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p><p>13、汉语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1.论汉字的本质 2.论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 3.许慎六书理论述评 4.古代汉语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识别和构形特征 6.“和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的构形特征 8.现代汉字的符号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异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的识词 12.现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13.汉字编码研究与方案设计 14.汉字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p><p>14、百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号 2010110119 学生姓名 张光燕 系 名 中文系 专业 年级 2010 级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职称 论文(设计)题目 高校师范专业古代汉语虚词教学研究 1.本论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研究意义: 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对古代汉语虚词研究可以追溯到东周后期,三千多年,在语音、词汇、语法诸 方面都有许多变化,这在陈霞村教授的古代汉语虚词研究纵谈中有详细介绍。现 存的对古汉语虚词研究的专门著作有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等,其中词典对虚词的语法特点、语义特征进行了分。</p><p>15、1 古代汉语包括两个系统 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语言写成的作品 即是通常所说的 文言文 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 古白话 3 目前汉语字典的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 音。</p><p>16、荀子 勸學,【关于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遭谗言来到楚国,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死而荀卿失官。后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