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基础练习题_第1页
古汉语基础练习题_第2页
古汉语基础练习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汉语基础(一)练习题 一 一、填空题 1、传统的“六书”包括: 、 、 、 、 、 。 2、许慎对“六书”中“指事”所下的定义是 、 。 对“假借”的定义是 、 。 3、 “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 、 、 、 。 4、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 “从”当属于 字, “象”当属于 字。3、 5、几个 具有同一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字。 6、异体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 、 、 。7、 “惭” 的异体字是 。 8、 “鬬”的简体字是 。 9、 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 所作,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解释孔丘的 的,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历史著作。 10、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中的“焉”是 ,相当于 。 二、概念题 1、六书: 2、象形: 3、会意: 4、四体二用说:5、异体字: 6、繁简字: 7、甲骨文: 8、金文:9、词类活用:10、使动用法: 11、意动用法: 12、判断句: 13、省 略: 三、释义题(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文中义) 1、多行不义,必自毙。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 5、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0、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11、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12、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13、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14、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15、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16、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17、称其仇,不为谄。 18、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 19、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四、判定、释义题(指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并解释其意义) 1、 姜氏欲之,焉辟害? 2、姜氏何厌之有? 3、请以遗之。 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5、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7、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8、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9、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1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 13、失其所与,不知。 14、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5、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16、犹不改,宣子骤谏。 17、郤克伤于矢。 18、重为之礼而归之。 19、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五、分析题(六书理论分析下列各字的结构) 衣 册 令 颖 更 刃 寸 既 日 众 羊 象 本 店 瓜 甘 从 在 果 末 治 寒 六、辨析释义题(指出下面句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并解释有特殊用法的词的意义)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秦师遂东。 3、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4、从左右,皆肘之。 5、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6、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七、论述题 、什么是甲骨文?并论述甲骨文这种汉字形体的特点。 、叙述古今字的来源,并举例说明。 、简述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几种情况。 4、论述古代汉语的判断句的具体情况,其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5、叙述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的几种情况,并举例说明。 6、什么叫宾语前置?举例论述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注:期末试题题型及分值比率:一、填空题(24%)二、概念题(10%)三、释义题(20%) 四、判定、释义题(10%)五、分析题(10%)六、论述题(16%)七、标点题(10%) 二 一、填空题 1、 论语是 集成的、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汉初所 传的论语有 、 和 之分。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 ,是魏 集解,宋 疏。 2、 礼记是一部 性质的书。流传下来的有在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其一 是 辑录的 ,其二是 辑录的 。现在通行的礼记 , 是东汉 作的注,唐 作的疏,这就是所谓的礼记注疏 ,是最通行的注本。 二、释义题(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文中义) 1、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 2、 孟尝君就国于薛。 3、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4、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 6、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 ” 7、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8、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 9、于予与何诛? 10、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1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 1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4、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 15、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1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1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8、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19、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20、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1、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22、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23、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 24、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25、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26、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27、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三、判定、释义题(指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并解释其意义) 2、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3、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4、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5、 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6、 子适卫,冉有仆。 7、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遊于观之上。 8、 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9、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10、 邻国之民不加少。 11、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12、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3、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14、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15、若是其甚与? 四、辨析释义题(指出下面句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并解释有特殊用法的词的意义) 1、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2、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7、武丁朝诸侯。 8、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9、月攘一鸡。 五、标点题 1、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塗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 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2、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佈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 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不姝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 实也 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