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A、现代汉语∕语法研究。B、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研究现代汉语语法。v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语法研究从《马氏文通》开始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开始得更晚。吕叔湘写了几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论文。语法范畴和汉语语法研究一、语法范畴。广州大学 2009-12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Tag内容描述:<p>1、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现代汉语实体研究第三章 几种分析法的运用第一章 绪论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是什么?是下面A的意思,还是B的意思?A、现代汉语语法研究B、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正确答案是B,因为B的意思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即“现代汉语语法之研究”),或者说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这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A的意思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即“现代汉语之语法研究”),这是一个错误的意思,因为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本身并不包含对其要素的研究。也就是说,语言。</p><p>2、v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v 第一章 绪论汉语语法研究从马氏文通开始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开始得更晚,在20世纪的20年代,黎锦熙提出了“近代语研究”的问题,但当时还偏重于词汇研究。直到20世纪40年代,吕叔湘写了几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论文,被称作“近代汉语研究的黎明”。v 一、“近代汉语”的界定v 什么是近代汉语?v 先来讨论:古代汉语 v 第三章 当代时体理论v 本专题首先介绍汉语时体助词的虚化过程,因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有关时体方面的一些概念。v 第一节汉语时体助词介绍v 当代时体理论也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基础。</p><p>3、2017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考研:现代汉语语法词汇知识汇总 参考教材2017考研暑期复习至关重要,下面为老师为各位考生整理了现代汉语语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复习!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p><p>4、马氏文通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作者马建忠在马氏文通后序中说:“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微特中国之书籍,其道理可知,将由是而求西文所载之道,所明之理,亦不难精求而会通焉。”为此他花了10多年时间写成此书。全书以典范的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取材于四书、三传、史记、汉书以及韩愈的文章。例句有七八千。全书的系统模仿西方传统语法,同时也注重汉语实际。如词类系统,除了名字、代字、静字、动字、状字、介字、连字、叹字之外,增加了助字(语气词)。又如句法系统,拿静字(形容词)与动字(动词)并列,认为它。</p><p>5、语法范畴和汉语语法研究一、语法范畴:一个历史概念语法范畴的“范畴”源于希腊语,本义是“谓语”,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范畴就是“谓语的类别”或“存在的类别”,他把谓语所要表达的“什么”归纳为本体(一作实体)、数量(一作量)、性质、关系、地方、状态、时间、情景、动作(一作能动)、被动(一作遭受或所动)10种范畴。这虽然说的是逻辑范畴,但也是欧洲语言学关于语法范畴研究的源头,亚氏本人也提出过词类、格、性等范畴。公元前2世纪的古希腊学者退拉斯从形式和意义结合角度来解释语法范畴,他认为某种词类是以某种语法范畴为。</p><p>6、汉语句法研究课程综述这个课程是由荷兰莱顿大学的司马翎教授和北京大学的沈阳教授联合主讲的。司马翎教授讲的主要是与名词性短语相关的一些知识,包括四个部分一、 “数”和量词(们、些);二、 可数和不可数;三、 的四、 指示代词:意义和结构位置对“数”和量词的研究来自于对汉语中的“三*(本)书”和英语中的“three book*(-s)”的思考,是将这两个例子看成一个问题还是两个问题呢?通过对不同语言如匈牙利语、亚美尼亚语、尼日利亚语等的观察,发现在不同语言中,pl(复数形式)和cl(量词)是互补分布的;又因为量词总是和“数。</p><p>7、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Topics on Chinese Grammar,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研究室 李大勤,第二讲 语素及相关问题,第一节 语素的界定及识别 第二节 与语素相关的概念 第三节 词素与构词 第四节 所谓 “字本位”或“语素本位”批判,第一节 语素的界定及识别,一.语素的界定 (一)语素的定义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语料的切分与语素的获取:话语相似或部分相似的假设、直接成分分析原则 语素是有意义的语言形式之一。而根据布龙菲尔德(1933),一种语言中有意义的语言形式必须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切分才能得到。而语料。</p><p>8、广州大学 200912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崔希亮,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认知语言学,基于心理学的语言认知研究 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l 感知perception l 记忆memory l 注意attention l 推理reasoning,基于语言学的语言认知研究 The Linguistic Approach,形式类formal categories 意义meaning 形式与意义的操作operations between the form and the meaning 概念和概念化the concept and the conceptualization (L.Talmy 2000a),非客观主义的范式 The Nonobjectivist Paradigm,互动的阐释Interactive interpretation 经验。</p><p>9、2019/8/1,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二讲,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2019/8/1,2,胡裕树、范晓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新疆师大学报1985年,2019/8/1,3,本讲分四个方面来介绍“三个平面” :,1、什么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2、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的区别和联系 3、句法跟语义的关系 4、三个平面语法分析的注意事项,2019/8/1,4,一、什么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 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2019/8/1,5,(一)句法平面(符号与符号),句法平面是指句法结构的平面,语法研究的句法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