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 上)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n第一节命题的概述 n第二节性质命题 n第三节推理的概述 n第四节性质命题直接推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思考题 教学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明确什么是判断及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第一节 命题及推理概述。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Tag内容描述:<p>1、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 上)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 n第一节命题的概述 n第二节性质命题 n第三节推理的概述 n第四节性质命题直接推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思考题 教学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明确什么是判断及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2.掌握判断、命题和语句的关系及判断的种类; 3.掌握什么是性质命题,了解性质命题的种类; 4.掌握同一素材性质命题的真假关系; 5.掌握性质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情况; 6.明确什么是推理及推理的种类; 7.正确理解推理的正确性和逻辑性问题; 8.掌握性质命题直接推理及各种推理形式。 back 思考题 甲、乙、丙。</p><p>2、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命题和推理概述,命题及其与判断的关系 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思想或陈述。 三聚氰胺基本是无毒的。(2012年雷人语) 异议是爱国的最高形式。(托马斯杰弗逊) “跨省拘捕是向公民监督权寻衅滋事。 ”(王刚桥),国家就是公司(朝廷是公司之事务所,掌权者是事务所之总办也。梁启超) 在罪恶登峰造极的国度里,欺骗和暴力掠夺就是法律。(苏格拉底) 驯化不是教育。(有人批评周其凤),命题有一个根本特征:对事物有所反映。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即反映是否符合事实的问题。如果一个命题反映的情况与事物的实。</p><p>3、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 命题及推理概述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去反映客观事物。但是逻辑并不去关注这些概念是如何反映客观事物的,它只把它作为形式抽去出来,把表达了不同概念的同一语词作为研究对象。同样,人们常常不是单纯地运用孤立的概念进行推理,而是通过概念组成的命题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在这个过程中,命题的真假是由具体学科或具体实践来最终判决。但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运用的往往是具有真假可言的语句即命题,把命题作为思维的主要形式。一、命题概述(一)判断。</p><p>4、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第一节 三段论 第二节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三段论,三段论,三段论,三段论,应知知识 1、熟练掌握三段论的定义、结构, 2、了解三段论的公理, 3、牢记三段论的规则, 4、明确三段论的格和式以及省略式。 应会技能 根据三段论的规则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分辨三段论的格与式,并能将三段论省略式恢复完整。 重点 三段论的构成、一般规则以及格的具体规则,三段论在传统形式逻辑中称作直言三段论,它由亚里士多德所建立,是传统形式逻辑体系中的主要内容和最完善、最严密的部分。,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第一节 三段论Cat。</p><p>5、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第一节 命题概述,命题的定义 命题的逻辑特征 命题与语句 命题的分类,一、定义:命题是反映对象情况的思想,例如:杜甫是诗人。 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二、命题的逻辑特征:真、假,三、命题与语句,1、并非任何语句都直接表达命题,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才能表达命题。,2、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3、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地球是行星。 地球是行星吗? 啊,地球! 要保护地球! ,任何金属都是导电的。 没有金属是不导电的。 不导电的金属是没有的。 难道有不导电的金属吗? ,满山遍。</p><p>6、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直言命题,一、直言命题及其构成(一)什么直言命题是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凡认识都是来自实践的。有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这个学生是党员。那个学生不是文学院的。杜甫是河南巩义人。,(二)直言命题的构成1、主项:表示命题对象的概念。2、谓项:表示命题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3、联项: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有肯定和否定之分。4、量项:表示。</p>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相关PPT文档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pt
课件:形式逻辑简单命题及其推理.ppt
简单命题及推理(下).ppt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1.ppt
第四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ppt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相关DOC文档
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