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Tag内容描述:<p>1、,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p><p>2、案例案例 1 1、浙江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浙江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所有制经济结构是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变化的。到 2002 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 54.8%,非公有 制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纳劳动力、扩大出口、促进投资、增加 税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浙江省经济所有制结构现状与特点 2002 年浙江省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5.2%,其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所占的比重分别为 23.3%和 21.9%;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p><p>3、第五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之一 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建设经济和政治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专题内容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和基本制度保证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根本政治制度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建设经济和政治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p><p>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012年3月7日 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 世界复兴开发银行( 2012年2月28日) n报告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六大战略方向: n1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 n2加快开放型创新步伐; n3.推进绿色发展,变环境压力为绿色增长,使之成为 发展的动力; n4增进机会均等,扩大面向全民的卫生、教育和就 业服务; n5加强国内财政体系及其现代化; n6将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与国际经济变化联系起来, 与世界各国建立互利共赢关系。 n2012。</p><p>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猪病了,但是没有医保,即便想出圈问诊, 但满大街都是给猫狗看病的医院,猪想进去打个 点滴还要饱受猫狗的白眼,为了维护猪的最后一 点尊严,只能是干挺着也不进宠物医院,宁肯站 着被屠宰,也不能躺着受狗气,就这样,猪采取 了沉默,有病也不哼哼! 终于还是没有挺住,猪 便趴在地上,侧着头,轻轻的打了一个喷嚏!猪 流感从此便在沉默中爆发!接着便以摧枯拉朽之 势席卷全球。第一个感冒的猪已经亡故,在他的 墓志铭中写着:“要么在沉默中被吃掉,要么在。</p><p>6、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 三、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有效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核心问题。既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p><p>7、楔 子,1.经济学解决财富如何创造出来的问题,政治学解决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伦理学解决财富分配是否公平公正的问题。经济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制度对人们的经济行为起着规制作用,经济制度的具体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制约着经济制度的效用。 3.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人类经济实践活动证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4.国民经济只有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主讲教师:万华炜,一、教学目的,1.。</p><p>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南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研制,2,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3,4,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 选择过程,6,(1)客观条件,7,原国务院总理朱,2002年3月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布署中国经济结构调整,8,(2)主观条件,9,第一,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第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0,11,在论十大关系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认为国家、生产单。</p><p>9、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资源配置,所谓资源配置,就是社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去,而且配置得最为有效或较为有效,产生最佳的效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优 点,缺 点,计划手段的特点是自觉性、事前性、宏观性。,市场手段的特点是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特 点,1.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p><p>10、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 精品课程主持人 万泽民,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本章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难点:如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p><p>11、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本章学习目的: 充分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了解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建国初期,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p><p>12、第七章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的社 会 主 义 经 济,一、,社会主义可以搞而且必须搞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主要通过政府计划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与社会制度无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的作用,第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第二,实行公平分配原则,。 第三,能事先对经济进行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