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标本的采集
临床常见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 事项 检验科 胡艳 各种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的重要意义。临床细菌检验 标本的处理。临床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血液检验标本。临床检验标本 采集 检验科 洪燕英。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运送。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
检验标本的采集Tag内容描述:<p>1、临床细菌检验 标本的处理,临床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1、所有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应在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原则下认真进行。 2、已采集标本都应置于防漏、密闭的容器中运送。已采集标本,常规性细菌学检验,不超过1h送实验室。保存在4也不能超过24hr。 3、每份标本都应标记患者姓名、化验单联号、标本来源、检验目的、日期及相关临床信息。 收到标本认真查对,看标本留取是否合格。,4、避免来自寄生菌的污染,应当保证每份标本代表感染过程。如来自皮肤、呼吸道的正常菌丛过早、过度生长,会干扰培养结果。分离时应区别标。</p><p>2、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检验科 孙远春 2013.11.26,血液标本,有些生理因素,如吸烟、进食、运动、情绪波动、妊娠、体位等均可影响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变化,有些甚至还有昼夜变化。因此血液标本的采集应尽量避免生理因素干扰,以条件一致为宜,如无法避免,应在标本上注明该因素。,静脉采血法,在血清检测项目中,有些(如血糖,血脂等)受饮食及昼夜因素影响较大,一般以清晨空腹血标本为宜;有些在血中衰变较快(血清酶活性测定如ALP活性等),04贮存活性减弱也不一,这些项目的检测必须及时而快速;有些(如肌酸激酶等)受运动等因素影响较大。</p><p>3、2019/4/6,1,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2014年3月,2,概要,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3,一、检验标本的定义及种类,标本的定义:是指采取患者少许的血液、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痰、鼻分泌物)、呕吐物、体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脱落细胞(食道、阴道)等样品, 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作为判断患者有无异常存在的依据。,4,检验标本的种类,血液检验标本,血常规,其他,生化检查,血沉,凝血,免疫检查,5,检验标本的种类,体液检验标本,大便,尿液,痰液,其他,6,检验标本的种类,其它特殊标本,细胞穿剌,毛发,皮屑,其。</p><p>4、临床检验标本 采集 检验科 洪燕英,把握分析前质量管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先决条件,检验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的必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医师的重视,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不但是临床医生而且是检验医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该目标,必须依靠检验与临床相结合、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我们经常谈到的“检验质量”是由“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三要素构成,这三者之间缺一不可,一环叩一环。,把握分析前质量管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先决条件,“实验中”质量保证,是检验科多年来重点抓的环节,它通过医院增加精密医疗设。</p><p>5、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运送,重要警示语,将每一份标本都看作是无法重新获得,唯一的标本,必须小心地:采集、保存、转运。,一份满意标本的获得重点在于分析前阶段,分析前质量控制: ISO/IEC15189文件中明确定义为按照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开始前的步骤,包括 检验申请- 患者准备- 原始样品采集 -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从该定义不难看出,这个过程大部分工作都是患者、医生、护士、卫生员在实验室外完成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分析前程序的主体,医生 护士 运输人员 检验人员,分析前质量管理。</p><p>6、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1,.,一、概述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三、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四、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五、急诊检验六、建立检验标本采集送检的制度文件,2,一、概述,质量控制是检验质量的根本保证:分析前质量控。</p><p>7、精品文档 各种标本的采集 一 血液标本的采集 一 毛细血管采血 常用采血部位为耳垂和手指末梢 凡用血量较少的检查 一般从手指取血 手指采血操作方便 可获得较多血量 成人以左手无名指为宜 婴幼儿可从拇指或足跟部采血 严重烧伤患者 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 二 静脉血标本采集 目的 1 全血标本 将人体内血液采集到采血袋内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全血 即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 测定血沉 血常规及血液中某些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