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1.1能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B卷。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1.3 能源 同步练习B卷。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Tag内容描述:<p>1、核能教材解读教材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采用通俗的方法介绍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使学生了解核能及核能的产生和利用,培养学生关注高新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核能和平利用的广阔前景,使学生产生研究新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道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2.了解裂变、聚变的过程,知道此过程中能释放大量的能量,知道利用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知道原子。</p><p>2、10.1神奇的电磁波一、单选题1.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下图是它们的家族谱对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B.红外线比紫外线的频率低C.真空中不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同 。</p><p>3、4.核能知识点 1原子核核能1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______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能。知识点 2核裂变能及其利用2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在发生________释放出核能的同时,还会放出几个新的________,放出的这些________又轰击其他铀核,使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这就是____________。3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核电,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加热水,将核能转化为水蒸气的________能,再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________能,带动发电机转动,转化为电能。4核电站是由核反。</p><p>4、11.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一、单选题1.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用电灯照明B.光合作用C.用干电池作电源供电D.天然气的燃烧2.下列用电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电饭锅相同的是( )。</p><p>5、11.4核能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核废料可以像普通垃圾一样处理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核裂变D.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2.(2017绵阳)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把核能发电当做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措施下列关于核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核能发电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C.核能发电是利用原子核聚变或裂变释放的核能D.核能发电释放核能的过程与原子弹爆炸释放核能的过程相同3.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p><p>6、11.4“核能”知识归纳练习题一、单选题1.关于能量和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均是可再生能源B.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导纤维来传递信息D.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于导体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3.尽管日本福岛核电站。</p><p>7、9.2家庭电路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两盏灯突然都熄灭。小明先检查保险丝,保险丝完好,再用试电笔分别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进户火线断了B.插座发生短路了C.某盏灯丝烧断了D.进户零线断了2.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8、1神奇的电磁波1如图1所示,将导线一端接在干电池的负极,另一端时断时续地与电池的正极接触。我们就会从收音机里听到与导线接触或离开正极瞬间同步的嚓嚓声,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可以产生电磁波。图12某手机网络频率范围是1920 MHz1935 M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20 MHz的电磁波波长比1935 MHz的短 B1920 MHz的电磁波不能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传播 C1920 MHz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比1935 MHz的慢 D1920 MHz和1935 MHz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3如图2所示是正在传播的一列波,通过这列波,我们不能知道的是()图2A波源的振幅 。</p><p>9、第4节核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2了解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3知道核反应堆的作用以及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过程与方法】1以阅读讨论为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2观察核裂变模拟动画,获得对核裂变过程比较直观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常识性介绍可控核聚变的重大意义,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2通过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体会探索微观世界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核能利用的两种方式【难点】1核电站的工作。</p><p>10、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4.核 能,导学设计,应用示例,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课堂小结,课堂反馈,导学设计,学点1 原子核 核能,4.核 能,阅读教材P49P50内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原子核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时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叫________。,质子,中子,核能,学点2 核裂变能及其利用,4.核 能,原子弹,核电站,核能,电能,学点3 核聚变,4.核 能,阅读教材P52P53内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也会释放出核能,这种核反应叫作核______变,简称聚变。聚变又叫热核反应,应用。</p><p>11、11.4 核能,复习:,1、请你概括性地描述:物质组成的情况?,2、原子核那么小,它还有结构吗?,一、原子核、核能,1、1932年,发现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中的质子与中子被核力紧紧结合在一起。,原子核,2、放射性,大部分元素的原子核是牢固而稳定的,但有一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稳 定会按一定规律发出射线而变成新的原子核,这种性质叫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有三种: 射线:氦原子核粒子流。 (带正电) 射线:电子流。 (带负电) 射线: 高频电磁波。 (不带电) 3、核能:重原子核裂变与轻原子核聚。</p><p>12、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9.2 家庭电路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 (2015八上江阴月考) 如图所示,当开关。</p><p>13、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1.5 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9玉林) 随着人们环。</p><p>14、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0.1 神奇的电磁波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电视机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p><p>15、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9.3 安全用电与保护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下列做法中,符合用电安全的是(。</p><p>16、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17、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9.1 家用电器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9河北模拟) 关于家庭电路中一些元件。</p><p>18、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1.4 核能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太阳能来自于( ) A . 反射其它。</p><p>19、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1.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成都) 为缓解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