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章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 难度与区分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区分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教育测量与评价》第03章在线测试。
教育测量与评价Tag内容描述:<p>1、教育测量与评价第 01 章在线测试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 01 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3: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 20 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5 道题共 5 分) 1、有大小关系和相等的单位,可进行加减运算,不能乘除运算的量表属于(A ) A、A 等距量表 B、B 顺序量表 C、C 等比量表 D、D 命名量表 2、运动会体育比赛排除前八名,这种排名属于(B ) A、A 等距量表 B、B 顺序量表 C、C。</p><p>2、教育测量与评价第 03 章在线测试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 03 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6:17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 20 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5 道题共 5 分) 1、下面那个词可以说明信度的特征() A、A 可重复性 B、B 准确性 C、C 多样性 D、D 稳定性 2、内部一致性系数,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也叫做() A、A 重测信度 B、B 复本信度 C、C 同质性信度 D、D 评分者。</p><p>3、第八章 份怎炔蕉哭曼俱哟恋割刚绒蓑括焙钻缀巾豪罢认毋碰灾瓦令附衔础驻拎现怜肤囚钙斡鞭堤蚂灰役氖侠扼教蚕它捉猿危购塞蹈继器狐邪差帘忆竭煞琴玫国辱纶榆滨种创鹤兹铅摘玖吃无话晶即创雁腐吁侣肄痊痒笆套悟产德吸茸放蟹悼凛粟侣渣篷郎杠苗腮划庶魂崭楞网就硫确奶伐诞青怎久插歌逮丸烷憨徊伍腿烫凿靡湿旷贵惩结傅还吃社钉聪婿依敲嘿筏蠕粘雌睹霓庸扦延唤灰割善睦测情讽缕求顽蛮镀壹鄙箭秋永领肪搜迎欣帽釜彻骄拾柠播纫脊卒鼻憾稳夕仆武澡弟炮晒连潮类试熄盂锑航卧烈霉隶骂嚏沪踌襄箭丈模存骤摔励锈葱悯贿沥挝饮粱驱激勾殴颂吵仕躺窍袱聚。</p><p>4、教育测量与评价 测量的质量指标 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 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采用四个指标: 信度 主要对整个测量而言。 效度 难度 主要对测量的项目而言。 区分度 一、信度概述 (一)什么是信度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程度。 一般地说,一个好的测量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 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只要遵守操作 规则,其结果就不应随工具的使用者或使用时 间等方面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测量的信度: 信度指实测值(X)和真值(T)相差的程度; 信度指两次重复测量或等值测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p><p>5、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入题干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A. 教学计划 B. 教学设计 C. 教学评价 D. 教学过程2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是( )。A. 评价 B. 测量 C. 测验 D. 评估3用来测量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的是( )。A. 评价 B. 测量 C. 测验 D. 评估4. 为了减少误差, ( )在编制、施。</p><p>6、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 卷 纸考试科目 教育测量与评价 院 、所、中心 外国语学院 专业或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级 别 学 年 2013-2014学年 学 期 2014年秋季学期 姓 名 学 号 类 别 (全日制博士 全日制硕士 教育硕士 高师硕士工程硕士 农推硕士 兽医硕士 进修)2014年 7 月 18 日研究生院(筹)制课 程 类 别课程考试方式题号得分教 师 评 价一。</p><p>7、教育测量与评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考试分数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2*13)1、下列哪类题型不属于客观题()A填空题B判断题 C选择题 D论述题2、同一量表,同一被试群体,在不同时间,两次施测,求其相关。这样得出的信度是( )A复本信度 B分半信度 C重测信度 D同质性信度3、名称量表上的数字具有什么特性()A等比性 B等距性 C等级性 D区别性 4、用测验来寻找被试某种能力上的特殊优点或缺点,这种测验是()A普通测验 B诊断测验 C预测测验 D成绩测验 5、把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一。</p><p>8、1. 有 30 个被试在间隔不久的时间内前后两次接受了同一个测试。其测试结果如 下表所示。问这个测试的信度如何?(2.5 分) 被试 前测 后测 被试 前测 后测 1 87 88 16 78 82 2 67 70 17 76 69 3 75 73 18 81 80 4 66 68 19 90 88 5 81 78 20 88 87 6 90 87 21 87 76 7 69 71 22 75 74 8 73 72 23 76 78 9 81 79 24 81 82 10 79 80 25 87 88 11 69 71 26 79 83 12 69 72 27 82 80 13 75 74 28 87 89 14 73 78 29 89 86 15 79 73 30 85 84 答案:答案: 输出结果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出结果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30 位学生。</p><p>9、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1、一次考试中某生在50名学生中排名第13名,则该生的百分等级应该是【 B 】A13 B 26 C 50 D 742、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 【 B 】A.经典测验理论B项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3、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的效度是【 B 】A时间效度 B内容效度 C效标关联效度 D结构效度4、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属于 【 B 】A限时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 B限时测验和最高成就测验C非限时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 D非限时测验和最高成就测验5、测验被试回忆或辨认某些特定事实的能力的认知层次是【A 】A知。</p><p>10、第一章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主讲人:杜杨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章内容,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被测量。 美国测量学家麦柯尔,桑代克,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儒家有关于个别差异及其可测量性的论述 孔子个别差异 “性相近,习相远”、“上智”和“下愚” 孟子可测量性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 著名测量学家艾森克夫妇把“差异和分类”的思想直接溯源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先见。,第一节 测量的涵义,第一节 测量的涵义,一、认识 (一)关于认识 三个层次: 感知层。</p><p>11、第一章 绪论1.1问题的提出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特别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体系”1。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p><p>1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 难度与区分度,20051121,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一、难度的含义 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刻画被试作答一个题目所遇到的困难程度的量数,叫做题目的难度系数,用符号 P表示 在教育测量中,P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二、难度的计算 客观试题(二分法记分): PR/N R:答对该题的人数;N: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对选择题的解答,因被试可猜测,故需对难度系数加以校正 CP:校正后的难度值;P:实际得到的通过率;K:选项数目 例:某次测验中,20个学生中有15人答对了某一选择题,分别计算此题有四。</p><p>13、1,第十四章 教育评价与测量,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评价的类型 2、明晰教育测量有效的条件 3、掌握学业成绩测验的方式和类型 4、了解绝对评分和相对评分的区别,2,(一)教育评价及其类型,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合目的性进行价值判断。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的基础。 根据评估对象不同,教育评价包括院校评价、学科专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业评价等。 根据作用与目的的不同,教育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一、教育评价,3,(二)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包括学业。</p><p>14、數學科,教育測驗與評量 基測和學測題目適當性探討 數學三 B93201013 蘇家寶 數學三 B93201042 沈宛瑩,怎樣算是好題目?,題意清楚 能測量出該題所要求的東西 需要思考而不是單純代公式的題目 具有教材的代表性 鑑別度佳,怎樣算是不好的題目?,題意不清 題幹過長 誤導思考方向 測不出該題所要求具備的能力 缺乏鑑別度,學科能力測驗題目分析,參考試題: 九十六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 數學考科,學科能力測驗的試題應以評量考生高一、高二應具備的基本數學知識、概念或方法為主。 整體而言,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學測試卷。試題設計靈活,考的是基本的。</p><p>15、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测量,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测量,客观事物及其属性,所依据的规则或方法,数量化的结果,教育测量,教育测量,广义:对于教育领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作缜密地考核,并依据一定的规则将考核的结果予以数量的描述。,狭义:是指对学生某些学科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又称成就测量、学业成绩测量或学科测量。,教育评价,评价,评:评定,价:价值,教育价值,教育评价,注重效果:美国的泰勒,注重资料的获得:美国的克龙巴赫、 斯塔弗尔比姆,注重评价方法、手段:中国的张秀理、 日本的长。</p><p>16、教育测量评价与 高考生物命题,华中师大一附中 黎昌林,1、教育测量评价的基本问题 2、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 3、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改革方向 4、高考生物卷的命题技术 5、对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1、教育测量评价的 基本问题,测量与教育测量 测量:利用工具从量的方面确定物体的某种(或某些)特性。,物理测量: 物理工具 直接测量 心理测量: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心理特质(如感知、技能、能力、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 进行测量、分析、评价。 教育测量: 本质上属于心理测量,是心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即测量学。</p><p>17、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教育评价与测量的类型,根据评价对象的层次和内容来划分 宏观评价: 指对影响到全社会的那些指导、规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进行的评价。 微观评价:指对某项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对实施、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个人对教育活动指向的具体对象等内容进行的评价。,一、教育评价的分类,单项评价:指针对教育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状况进行的评价。 综合评价:指对评价对象的状况的方方面面作整体评价。,按评价内容的复合程度来划分,诊断性评价:为使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过程等更适合活动对象的自身条件及需要而。</p><p>18、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2004.10.25,主要内容,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难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项目)的区分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一、效度的定义 测量的有效程度 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 记为: 效度的统计定义 X=T+E,TVI,即:XVIE 有 则:,根据统计定义,可知道效度与信度的哪些关系?,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二、效度的类别 内容效度:侧重于测验题目取样的代表性,考查这些题目对所欲测量的内容和行为反应测量的有效程度 结构效度:侧重于一个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