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研究
《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心得体会 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东北师范大家出版社的《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一 书。教育行动研究为什么适用 于教师。《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行动研究》课题(课题编号。《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行动研究》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160。——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不科学。
教育行动研究Tag内容描述:<p>1、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心得体会 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东北师范大家出版社的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一 书,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就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为什么适用 于教师?教育行动研究怎样开展?有哪些关键的工作?教育行动研究采用的方 法有哪些?教育行动研究成果怎样表达?这六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具体 的案例分析。可以说本书编写是按照人的思维特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 编写的。特别适合一线正在搞课题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阅读和参考。下面就我个 人阅读后整理的要点和一些心得体会给大家作个交流: 第一个问题:什。</p><p>2、南通大学毕业论文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目对物理教育行动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作 者: 梁瑶 专 业: 物理学(师范) 指导教师: 彭菊 完成日期: 6月4日 诚信承诺书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 名: 日 期: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南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p><p>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行动研究报告 十河镇中心小学 李晓娟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成长,如何改变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存状态,是学生会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自觉提高学习动机,在探索求知的学识工程中,叫外在只是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语文教组为重的自主探究模式,也就是以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模式载体,以学生独立研究。</p><p>4、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行动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素质教育”是20多年来,中国教育改革语汇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核心词。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镇,拥有“恰同学少年”这样的素质教育范本,涌现出汨罗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积累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当前,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又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实施素质教育面临难得的机遇1、实施素质教育成了国家战略和法律规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从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到党的十六大,素质教育已经提。</p><p>5、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行动研究下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行动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XKT-ZZ-04-005)被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立项后,课题组按照课题研究之初拟定的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积极开展研究。课题组针对前期调研和梳理出的“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 2015年上半年起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将所梳理出的重点问题逐项展开研究。2015年下半年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课程的生活性特点。无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课程都特别强调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进行品德教。</p><p>6、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行动研究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行动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XKT-ZZ-04-005)被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立项后,课题组按照课题研究之初拟定的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积极开展研究。课题组针对前期调研和梳理出的“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 2015年上半年起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将所梳理出的重点问题逐项展开研究。2016年上半年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活动成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课程都强调把活动作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但在。</p><p>7、教育行动研究第一套试卷 总共50题共100分 查看试题范围显示全部试题 仅显示答错试题 仅显示未答试题 仅显示答对试题 考试编号5168-1答题开始时间2016-06-22 21:39:46答题结束时间2016-06-22 22:32:04考生姓名考试时间00:52:18分钟总得分88分评卷人系统自动评卷评卷时间2016-06-22 22:32:04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以下叙述中不符合行动研究的特点的是( )。 (2分)A.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学校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法。 B.行动研究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C.行动研究是以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合作方式来进行的研。</p><p>8、附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之子课题提高教师育人能力行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背景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教师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发展。做“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培育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然而,我们的教育现实中相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而言,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了,低下的教师育人能力与日益突出的学生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1.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传。</p><p>9、媒體資訊融入性別平等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研究者:鳳西國中教師 蔡瑞真指導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教授 楊淑晴壹、研究背景及動機近年來,由於社會結構不斷改變,兩性角色分工亦隨之扭轉。以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兩性觀念,在現今社會中不斷受到質疑與挑戰;然而,性別意識及性別刻板印象乃社會文化長期建構與形塑的結果。於今媒體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生的學習管道不再侷限於課堂上教師知識的教授,許多知識源於圖書、媒體或網路,幼年時的童書閱讀,乃至電視廣告、娛樂性的電影、網路資源等,然而經由各式媒體不斷播放,閱聽者在不自覺的情況。</p><p>10、有效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教育行动研究报告长丰县北城世纪城学校:何艳生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也开设了英语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学习四年的英语,这样为初中英语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英语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那么中小学英语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中学英语教学又是小学英语的深入和扩展。他们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p><p>11、幼儿教师行动研究“路线图” 一步一步做教育行动研究,王德林 教授、博士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QQ:731522803 Mobile:18980891767 Email: wdlin65163.com,主要内容,先看几篇“论文”,再看几篇“范文” 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行动”出来的 回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福禄贝尔,实验教育学,拉伊,蒙台梭利,皮亚杰,陈鹤琴 现状:国外,国内 趋势(目前的热点):生态化,情景性,教育叙事,质的研究,人种志研究,量化研究,统计,数据挖掘,都是(某个角度的)行动研究 什么是行动研究?为什么要做行动研究?究竟应该如何行动?。</p><p>12、走近教育行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曾继耘, 教育研究的实践取向 做行动研究成为一种时尚 诸多误区: 误区一:教育行动研究日常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误区二:教育行动研究没有规范要求,好做 误区三:教育行动研究排斥理论研究 误区四:教育行动研究不需要专业研究人员的介入 误区五:教育行动研究不科学,不能做,为什么要“走近”?, 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 (背景与界定) 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 (程序与策略),内容概览,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产生背景, “行动”与“研究”长期相互分离 造成“行动盲目”和“研究虚空” “。</p><p>13、教育行动研究方案 研究如何提高数学的实效课堂 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组成情况 课题负责人 指导教师 课题成员等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1 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式和教育背景 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 而其中 为了每一位学。</p><p>14、教育行动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理论性研究确实实践来支持 慢慢地 行动研究占了主流 本文主要从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 过程以及近五年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出发 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理 一 教学行动研究概念 在凯米斯那里 行动研究乃是社会情境中的实践者为了提高他们实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提升他们对实践的理解 改善他们所处的社会情境而进行的自我反思的探究形式 刘良华则认为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者 主要是教师群体 系统而。</p><p>15、精品文档 教育行动研究 第一套试卷 总共50题共100分 查看试题范围 显示全部试题 仅显示答错试题 仅显示未答试题 仅显示答对试题 考试编号 5168 1 答题开始时间 2016 06 22 21 39 46 答题结束时间 2016 06 22 22 32 04 考生姓名 考试时间 00 52 18分钟 总得分 88分 评卷人 系统自动评卷 评卷时间 2016 06 22 22 32 04 一。</p><p>16、教育行动研究概说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研究对象 教育 教学和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 提高实践效能 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解放 研究主体 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 研究策略 在行动中研究 在研究中行动 研究过程 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 研究方法 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本质特征 反思性 教育行动研究的操作模式 勒温 K L ewin德裔美国心理学家 的螺旋循环模式 反思 观察 计划 行动 四环节循环 小亮进步。</p><p>17、幼儿园教育行动研究:方法与案例,教育/教学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教育教学不是机械劳动,也不是纯粹的技术性工作。于个体或微观而言是艺术,与群体或整体而言是科学。,如何使教育教学工作达至艺术的境界或科学的水平?积累经验/教师实践性知识;通过条理化,提升经验至于艺术的境界;通过理性化/概念化,使经验上升到科学的水平。对教育教学经验的整理、提升或理性化/概念化的过程即教育教学研究。,适合教师的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