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冀教版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物品中找角、认识角、认识量角器和测量角的过程。认识量角器。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关系。余数一定要比除数。2.723-693要先算( )法和( )法。3.38(27-24)要先算( )法。这个图形就是_____。
冀教版冀教版Tag内容描述:<p>1、Teaching contentsAims anddemandsDifficults pointsTeaching tool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stepsThe report after classAims anddemandsKey points:Difficults pointsTeaching tool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stepsThe report after classTeaching contentsAims a。</p><p>2、学生实验报告单科目 班级 第 组 组长 年 月 日 实验名称吹乒乓球实验目的向倒置的漏斗口吹气时,乒乓球会贴在漏斗上掉不下来。器材药品漏斗、乒乓球实验步骤1、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中间,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2、从漏斗颈口向漏斗口吹气。3、再慢慢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4、注意:在下面放个盆,避免球到处乱跳;吹气要均匀,快速,连续,可以多试几次,了解这种现象与空气流动有关。实验结论当从漏斗口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被下面的大气压压向漏斗颈。教师评语学生实验报告单科目 班级 第 。</p><p>3、龙宫“借”宝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4分)A.点卯(mo) 榔槺(kng) 解数(xi) 弓弩熟谙(yn)B.舍弟(sh) 赊欠(sh)诛杀(zh)瑶宫贝阙(qu)C.聒噪(gu) 须臾(y) 忒粗(tu)乌龟鼋鼍(tu)D.画戟(j) 地煞(sh) 蟹将(xi)纷纷攘攘(rng)2.下列红色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悟空会聚群猴。(召集)B.悟空见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丢几个架子,撒两个解数。(武术的套路)C.龙王道:“委的再无。”(真的,确实)D.龙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动手!切莫动手!待我看舍弟处可有,当送一副。”(尊称自己的弟弟)3选出。</p><p>4、龙宫“借”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孙悟空借宝的过程。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联系整个西游记故事来分析本课内容。教学方法:欣赏、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文的故事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主要是通过朗读、表演、讨论、音视频欣赏等手段对故事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教给学生一种欣赏的技巧和方法教学步骤: 一、听歌、谈话、导入新课。1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欣赏动画片。</p><p>5、I Am ExcitedNothing is impossible if you put your mind in it. ( 一切皆有可能 )【学习目标】1掌握单词:run, sing, jump, dance, sit, down , stand , up, sorry, excited 2掌握句型:Please run, please dont run.3.能在生活中积极使用所学单词和句型。【学习重难点】1掌握单词:run, sing, jump, dance, sit, down , stand , up, sorry, excited 2掌握句型:Please run, please dont run.【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前准备】 录音机 【学习流程】I. Class-opening.Free talking:How do you fe。</p><p>6、角的认识和度量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2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找角、认识角,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2、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测量工具的科学性。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40页比较大小的两个角复印在一张纸上,每人1份。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认识角1、教师提出关于角,你都知道什么?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复习已有的知识,为进一步认识角做准备。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p><p>7、角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物品中找角、认识角、认识量角器和测量角的过程。2、认识角,会读、写角;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角,会读、写角;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教学难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演示动画“角的认识”。2、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二、引导探究。1、初步认识角。(1)演示课件“角的认识”。(2)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p><p>8、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填。(14分)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定比( )小。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 );如果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 3、一个数除以5,商是7,余数是3,这个数是。</p><p>9、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3.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 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p><p>10、期中测试A 一、计算题。 1、口算。(每题0.5分,共10分) 608= 2408= 6003= 323= 416= 240= 1505= 254= 6307= 3023= 3006= 262= 484= 578= 804= 174= 102-20= 10025= 3609= 7515= 2、竖式计算。</p><p>11、4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31分) 1.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2.一个数,从右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千位在第( )位。第(。</p><p>12、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48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6055的积的中间有( )个0。 3.一个因数是104,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 )。 4.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p><p>13、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 填空题。 1. 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 )。 2.称量体重,一般用( )作单位;称量一枚硬币的质量,一般用( )作单位。 3.学校食堂有8吨煤,用了3000kg,还剩( )吨。 4.一袋盐重500克,四袋这。</p><p>14、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 )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试除被除数的(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 )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 )。 2.420除以6。</p><p>15、期中测试卷讲评教案 讲评点1: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关系。 错题汇总:测试A一,6题;四,2题;测试B一,6题;三2、3题。 错因分析:对于被除数、除数与商及余数之间的关系不能灵活运用。忽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p><p>16、期中测试B 一、计算. 1、轻松口算.(6分) 2403 728 3024 1310 4505 1024 700 4 954 3005 215= 1024= 519= 2、我会算.(12分) 3274 4185 4659 1027 3608。</p><p>17、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法,后算( )法;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 )里面的。 2.723-693要先算( )法和( )法,再算( )法。 3.38(27-24)要先算( )法,再算(。</p><p>18、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_____,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_____。 2、圆的对称轴有_____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_____条。 3、_____三角形有三条对。</p><p>19、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下面哪些图片是对称的?在下面的( )里画“”,不是的画“”。 二、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填一填。 1. 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现象。 2.妈妈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