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冀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编号:23734094]
冀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Tag内容描述:<p>1、从不同的视角表现 教材分析 从科学意义上来讲 视角是指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形成的角 当 视角 一词用于美术创作中时 则多指人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观察 思考与表现主题时所采取的不同角度 对于本课来说 由于学生年龄尚小 不可能通过本课而对艺术的视角问题有透彻而全面的了解 因此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观察时的不同角度出发 或俯或仰 或侧或偏 尝试用与平时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平时司空见惯的景象并。</p><p>2、搭座塔 教材分析 多年以前 人们大多利用砖块及石块来建造建筑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钢铁材料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建筑艺术之中 当设计师用线型建筑材料去构建各种不同的建筑时 实现了美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他们不仅建造出了横跨海峡的钢铁长桥 富有现代感的新奇建筑 而且建造出了像埃菲尔铁塔那样极富艺术性的伟大建筑 现在 大到宏伟的建筑 小到生活中的日用品和艺术品 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各样的线型材料来设计制作。</p><p>3、看大戏 教材分析 中国戏曲是中国民间艺术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之一 在我国 许多民族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表演艺术 尤其是汉族居住的广大地区 用不同方言 声腔 形体动作为基本语汇 发展出许多艺术风格迥异的地方剧种 统称为戏曲艺术 如京剧 越剧 昆曲 豫剧 黄梅戏 川剧 秦腔等 据不完全统计 现存的戏曲剧种仍有300余种 中国戏曲 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是将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武术 杂技以及表演艺术。</p><p>4、木版年画 问题提出 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 教学目的 1 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 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 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 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 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 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制版技术 教学难点 学会拓印方法 过程设计 1 导入课题 1 教师提问 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 2 玩游戏 把一张薄一点。</p><p>5、盘泥条 教材分析 泥条盘筑是制陶技法中古老的方法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期 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这一方法来制作陶器 由于这种方法的实用性 它一直延用到今天 一般来说 徒手捏制的陶器大小有限 而泥条盘筑的方法则可以制作较大型的作品 泥条盘筑的陶器 有自然的条状肌理 形态丰富 变化多端的几何图形组合更是让人目不暇接 泥条盘筑的制作对技术要求不高 自由度也较大 因此 进行泥条盘筑 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p><p>6、电子贺卡 问题提出 大家在节假日里 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 教学目的 1 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 学会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 2 学会插入艺术字 3 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学会修饰文本框的格式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插入图片 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方法 掌握图片与艺术字格式的设置方法 过程设计 一 谈话导入 师 展示贺卡 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师 那大家在节假日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 师。</p><p>7、盘泥条 问题提出 盘泥条的方法 要领有哪些 教学目的 1 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 训练手的灵活性 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 发展形象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3 体会玩陶的乐趣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 体会玩陶的乐趣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并制作陶艺作品 过程设计 一 作品赏析 了解成型方法 通过欣赏教材范画。</p><p>8、巧置换 教学目标 1 能利用置换的方法 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 在美术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 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 形成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行图形创意练习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具准备 欣赏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 简单介绍本学期教学内容 1 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2 关于每课页眉处图标的含义 最后一页有具体说明解释 3 简单分。</p><p>9、以墨代色 教材分析 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以及艺术表现魅力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 学生要通过欣赏 绘画等活动逐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以发展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墨的运用在中国画的表现中非常重要 墨的运用可以说是写意中国画的灵魂所在 自古以来就有 墨分五色 墨具六彩 之说 当然 这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 我们知道 通过控制墨与水的。</p><p>10、搭座塔 问题提出 看图片 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教学目的 1 通过画制作塔 掌握塔建筑的特征 感受塔建筑的独特艺术魅力 2 学习比较 分析 描述塔的特征 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 井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难点 1 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 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2 根据塔的特点 进行表现或设计 过程设计 一 游戏导入新课 1 拼摆游戏 在桌面上有不同形状的图。</p><p>11、漫画与生活 教学目标 1 了解漫画不同的特点 功能和种类 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2 通过漫画创作 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增加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素质 能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如何选材和立意 课的类型 造型 表现 教具准备 欣赏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及作业的准备情况 二 欣赏引入 欣赏学生自画漫画像的优秀作品 三 讲授新课。</p><p>12、巧置换 问题提出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目的 1 能利用置换的方法 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 学生经历图片欣赏 分析 同题异构 的竞赛活动 发展创造力 形成设计的意识 并进行表现创作 3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 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 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 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 图片欣赏完了 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 谁能告诉我你发现。</p><p>13、身边的风景 问题提出 这些画面中用线条表现了什么 教学目的 1 掌握基本的写生方法 形成正确的写生习惯 学习表现景物的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 2 进一步加深对线条美的理解 提高发现美的能力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艺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用线条记录对景物的主观感受 线条的造型功能 教学难点 学习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 线条表达情感的作用 过程设计 一 组织教学 安定学生情绪 检查学具 二 引入课题 1。</p><p>14、漫画与生活 问题提出 漫画的功能有哪些 教学目的 1 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 功能和种类 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2 通过漫画创作 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经历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欣赏 讨论等学习过程 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4 增加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素质 能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 功能和种类 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p><p>15、自画漫画像 问题提出 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的 1 运用夸张 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 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 提高想象了和创造力 2 学生经历观察 比较 讨论 创作等过程 学习漫画夸张 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 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 3 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教师请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漫画肖像作品 建立初步感知 激发兴趣 二 探。</p><p>16、瓶子巧装饰问题提出 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瓶子? 教学目的 1.通过想象和创意,把瓶子装饰成新的形象。2.能够通过独特的观察和想象,做出有特色的作品。3.愿意发现身边废弃物品所隐含的审美价值,并能够通过想象和制作使之实现。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针对一个瓶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想象,联想出不同的形象。教学难点:发现身边废弃物品所隐含的审美价值,通过。</p><p>17、从不同的视角表现问题提出 你能说出这是从哪个角度观察到的椅子吗? 教学目的 1.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2.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教学难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1师生看 (飞机起飞的情景。</p><p>18、身边的风景身边的风景课题:冀教版第九册第四课美术教案课型绘画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1课时本教时为第1课时备课日期教学目标1.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和了解本地景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能大胆、创造性的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适当渗透构图知识。3.学生交流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p><p>19、喂,你好问题提出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电话的重要性呢?教学目的1.用设计图的形式设计一部电话。2.了解电话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3.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4.感受美术设计活动的乐趣。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电话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教师:最近我们。</p><p>20、身边的风景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写生方法,形成正确的写生习惯;学习表现景物的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线条美的理解,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艺术。教学重点:基本的写生方法课的类型:造型表现教具准备:欣赏图片,示范作品学具准备:写生用品,小的画板,铅笔、橡皮、作业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