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
(1)...小儿静脉穿刺冯婷婷引言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一次性头皮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一家长期望值高加重护士穿刺的心理负担二穿刺时小儿周围静脉穿刺的技巧2016年10月20日1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静脉穿刺Tag内容描述:<p>1、颈静脉穿刺颈静脉穿刺 方法:方法:患儿仰卧于治疗台的一端,用大毛巾自肩部包好患儿,助手协助扶持, 用毛巾或枕头将肩部稍抬高,头偏向一侧,头稍低于身体平面,尽量让患儿啼 哭,这样可使颈静脉充分显露,按常规消毒皮肤,选用 7 号一次性头皮针与一 次性注射器连接,穿刺点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连线中 1/3 处,以左手示指压迫 穿刺点的远端,拇指拉紧穿刺点下方皮肤,在距静脉最隆起 12cm 处与皮肤平 行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按压针眼 35min. 定位方法定位方法:1.二点法:左手食指和中指末端分开。</p><p>2、颈静脉穿刺 方法 患儿仰卧于治疗台的一端 用大毛巾自肩部包好患儿 助手协助扶持 用毛巾或枕头将肩部稍抬高 头偏向一侧 头稍低于身体平面 尽量让患儿啼哭 这样可使颈静脉充分显露 按常规消毒皮肤 选用7号一次性头皮针。</p><p>3、股静脉穿刺,wuping,内容,1.适应症2.解剖关系3.操作方法及步骤4.注意事项,适应症,1.股静脉穿刺术在临床中是一项常用的基本技术操作, 它一般用于急救时加压输液输血,采集血标本,或用于肿瘤病人化疗给药,晚期不能进食的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适应症,2.股静脉穿刺术适用于外周浅静脉穿刺困难,但需采血标本或需静脉输液用药的患者。也适用于心导管检查术,临床上最常用于婴幼儿静脉采血。,解剖关系,与股静脉相邻是股动脉及股神经,它们均位于股三角里,由外侧向内侧排列的是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在股三角尖处,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后方。</p><p>4、静脉穿刺技术,何丽,区别,动脉:运血离心,管比较厚,弹性较大。静脉:引血回心,血管壁薄 ,管腔大,弹性小,容血量大。,血管的选择,血管较好的病人:注意保护血管,应从远心向近心断选择小血管依次穿刺血管较差的:(1)浮肿的病人(2)血管较细的病人(3)末梢循环差的病人,特殊病人穿刺选择,1.对狂躁不安不听劝阻的病人2慢性病人需要长期输液者3肥胖病人及静脉暴露不明显的病人对凹陷性水中的病人对于血管成高凝状态的病人,对狂躁不安不同劝阻的病人,选择与固定至关选择腕关节3cm以上处,肘窝2cm以下处的静脉选择足背静脉及小腿静脉可。</p><p>5、小儿静脉穿刺 冯婷婷 引言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 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 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 一次性头皮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 一 家长期望值高 加重护士穿刺的心理负担 二 穿刺时小儿。</p><p>6、周围静脉穿刺的技巧,2016年10月20日,1,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由于个体静脉条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差异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灵活掌握穿刺技巧,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2,学习目。</p><p>7、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四川大学华西网络医院.新津志辉医院,田萨蓉,保护血管的重要性,保护血管就好比保护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一样!血管也是人体器官!在您生病时,血管是传输药物、治疗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始保护血管,那么最后血管也无法帮助我们。,定义,PICC是经上肢肘部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尖端位置放置在上腔静脉的下1/3处的导管,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通过外周浅表静脉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化疗药(氟尿嘧啶、乐沙定、表阿霉素。</p><p>8、静脉输液,无锡卫校 姚倩,第一节 静 脉 输 液,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静脉输液的原理,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无菌药液自输液瓶经输液管通过针尖输入到静脉内应具备的条件是:1液体瓶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即需要具有一定的水柱压。2液面上方必须与大气相通(除液体软包装袋),使液面受大气压的作用,当大气压强大于静脉压时,液体向压力低的方向流动。3输液管道通畅,不扭曲、不受压,针头不堵塞,并确保。</p><p>9、静脉输液治疗和静脉穿刺技术,肿瘤血液科 苗自玲,静脉输液发展史 1,1940年以前静脉输液冶疗被认为是一项医疗行为,仅由医生执行。19401960年由于战争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研究静脉输液治疗技术,包括较软的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和持续的锁骨下 静脉穿刺置管术。196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所完成了静脉营养支持这一经典工作。,静脉输液发展史 2,19701980年代,完成并发展了以下技术:输注血浆成分(1970年) 可将穿刺器植入皮下(1972年)发明遂道导管(1975年)静脉输注脂肪乳(1976年)腹膜内化疗(1977年医院成立第一个家庭TPN治疗组织(70。</p><p>10、静脉穿刺技巧,黄雪梅2014年3月,目的,1、总结临床静脉穿刺技巧2、提高对特殊患者静脉穿刺成功要点的掌握3、交流静脉输液中几种特殊情况与处理4、增强输液并发症的处理能力,主要内容,1、静脉输液血管选择2、特殊病人、老年病人静脉穿刺的技巧3、日常静脉穿刺的小技巧4、输液的并发症,一、血管的选择,1、区别:动脉:运血离心,管壁较厚,弹性大。静脉:引血回心,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容血量大。,一、血管的选择,2、 血管较好的病人:注意保护血管,应从远心向近心端选择小血管依次进行穿刺3、血管较差的:(1)浮肿病人:(2)血管较细的病。</p><p>11、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儿科:赵艳,大纲:一. 目的及意义二. 评估及准备三. 穿刺部位选择及穿刺技巧掌握四. 注意事项五. 沟通六. 心得体会,一 目的及意义:,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手段。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最重要基本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还将影响到护理满意度及护患关系。,二 评估及准备,1、评估:(1)对患儿的评估:年龄大小;合作程度;穿刺难易程度等。(2)对家属的评估:家属期望值;合作程度等。(3)对环境的评估:光线的明暗度;穿刺台选择等。,2、准备:(1)自身准备:护士的。</p><p>12、急诊静脉穿刺 技术,院前急救:王玉,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强的操作,也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能。对于普通的静脉,做到一针见血并不难,而对于特殊的静脉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一般病人血管的选择,应从远心向近心端选择小血管依次进行穿刺,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避开静脉瓣和关节的静脉。,常用输液部位,1周围浅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网2头皮静脉:颞浅静脉3锁骨下静脉4颈外静脉5股静脉,血管的选择,血管较差的:(1)浮肿病人:(2)血管较细的病人: (3)末。</p><p>13、锁骨下静脉径路的技巧,锁骨下静脉局部解剖,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呈轻度向上的弓形,长cm,直径12cm,由第1肋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在此与颈内静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上腔静脉(近胸骨角右侧)。,锁骨下静脉解剖标志清楚,位置较浅表,粗大(内径1-2cm),成人粗如拇指,血流快,经常处于充盈状态,故易于穿刺。,操作,通常多选用左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 锁骨下静脉穿刺可选用的方法有七种之多,但可分为上路和下路,多采用下路。,锁骨下路,一般:仰卧去枕,头偏向对侧或正位。需要时:可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垂位,也可将床。</p><p>14、静脉穿刺的策略,陈美珍2016.6.24,发展历史,国际输液标准,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2006年标准规定; 穿刺部位血管选择应包括对患者身体状况、年龄、诊断、血管条件、输液工具的使用、治疗类型及周期的评估,国际输液标准,输液工具的多元化选择,中国输液的技术革新,皮肤的构造,皮肤,表皮层,真皮,皮下组织,皮肤的构造,表皮层:表皮内没有血管,内含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知外界事物。真皮:内含丰富血管、神经、淋巴管。皮下组织:内含大量脂肪结缔组织。,表皮平均厚度0.07mm-2mm,角皮质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乳头层真皮 (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p><p>15、深静脉置管术 概述 概念经体表穿刺至相应的静脉 插入各种导管至大血管腔内或心腔 利用其测定各种生理学参数 同时也可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接便利路途 仍是重症病房 大手术和救治危重病员不可缺少的手段 历史1733年Steph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