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题3 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Tag内容描述:<p>1、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下列铁矿石的主要成分,表示错误的是( )A. 磁铁矿(Fe3O4) B菱铁矿(FeCO3)C. 赤铁矿(FeO) D黄铁矿(FeS2)2炼铁的过程是( )A. 使含铁的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而得到铁B使含铁的化合物与碳发生置换反应中+教+z+z+s+tepC. 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化合物中将铁还原出来D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从铁的化合物中将铁氧化出来3下列物品需要采取防锈措施的是( )z&zs&tep.comA. 铁制防盗 B不锈钢菜刀 C铝合金窗 D金戒指4. (2009烟台)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钢材为主料,经锻打、焊接、酸。</p><p>2、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下列铁矿石的主要成分,表示错误的是( )A. 磁铁矿(Fe3O4) B菱铁矿(FeCO3)C. 赤铁矿(FeO) D黄铁矿(FeS2)2炼铁的过程是( )A. 使含铁的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而得到铁B使含铁的化合物与碳发生置换反应中+教+z+z+s+tepC. 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化合物中将铁还原出来D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从铁的化合物中将铁氧化出来3下列物品需要采取防锈措施的是( )z&zs&tep.comA. 铁制防盗 B不锈钢菜刀 C铝合金窗 D金戒指4. (2009烟台)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钢材为主料,经锻打、焊接、酸。</p><p>3、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3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2 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p><p>4、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铁的冶炼01知识管理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__金、银__等有__单质__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__化合物__的形式存在。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实验原理:__3COFe2O32Fe3CO2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实验装置:实验现象:__红__色粉末逐渐变成__黑__色,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__变浑浊__的气体。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顺序:实验时,需先点燃装置最右边的酒精灯,后通一氧化碳,直至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再点燃酒精喷灯,以免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p><p>5、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3.懂得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的相关问题。自主研学1.你能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1)碳的充分燃烧:。(2)高温下,二氧化碳与炽热的碳反应:。(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金属铁和二氧化碳:。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之间的质量关系。合作探究一、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1.欣赏自然界中的几种金属单质和一些矿石图片,并完成赤铁矿和磁。</p><p>6、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课时 炼铁 1 金属资源的概况 2 掌握铁的冶炼原理 3 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 金属资源的概况 阅读书本14 15页的有关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 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 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 在自然界中是以矿物的形式存在的 2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铝 其次是铁 3 赤铁矿的颜。</p><p>7、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常见的金属 铁 铝等 矿物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 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 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 通过对某些含有杂。</p><p>8、百度文库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课时 铁的冶炼 01 知识管理 1 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存在形式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 等有 的形式存在外 其余都以 的形式存在 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色粉末逐渐变成 色 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的气体 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顺序 实验时 需先通一氧化碳 直至排净玻璃管内的。</p><p>9、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 铝 铜等的矿物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方法 2 知道钢铁生锈的条件 防锈的原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 实验 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 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 让学生明白钢铁生锈的条件 使学生学会明白金属资源的有限 并且了解如何去保护金属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p><p>10、1 下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 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2 实验过程中 先要进行的是 填 或 加热 通一氧化碳 3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铁架台 试管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或没有用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等 Ca OH 2 CO2 CaCO3 H2O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 B 2 右下图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 锡 铁和铝。</p><p>11、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4 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2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 铝 铜等的矿物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的计算 1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的计算 1 了。</p><p>12、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图为国家颁布的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废铁锅属于 2 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 A 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 B 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 C 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D 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3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p><p>1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图8 16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 图8 17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 赤铁矿 Fe2O3 黄铁矿 FeS2 菱铁矿 FeCO3 铝土矿 Al2O3 黄铜矿 CuFeS2 辉铜矿 Cu2S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 H 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的存在形式 单质 少数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 如金 银。</p><p>14、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资料 赤铁矿 黄铁矿FeS2 菱铁矿FeCO3 铝士矿 黄铜矿 辉铜矿 Fe2O3 矿石 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 孔雀石Cu2 OH 2CO3 赤铜矿Cu2O 磁铁矿 主要成分Fe3O4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 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 如金 银等 有单质形式存在 现象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澄。</p><p>15、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习目标】1.能说出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矿物,能记住炼铁的原理和方法。2.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3.能记住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能说出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学习重点】炼铁的原理和方法;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学习难点】运用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杂质的反。</p><p>16、2019最新】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石,记住可用来炼铁的矿石。2.了解炼铁的基本原理。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课前预习】1.分析“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以及钠、镁等金属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p><p>17、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2017广西南宁二模)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A.青铜器B.铸铁宝剑C.黄金首饰D.铝制炊具2.下列有关工业炼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炼铁用的设备是高炉B.炼铁的原料是焦炭、石灰石、铁矿石C.炼铁得到的生铁仍为混合。</p><p>18、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炼铁1高炉炼铁时的原料为焦炭和铁矿石等,虽然焦炭也具有还原性,但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CO夺取铁矿石里的氧,将铁还原出来:3COFe2O32Fe3CO2,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2CO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操作步骤可以巧记为“气灯灯气;前防爆炸、后防氧化”。CO具有可燃性,在实验操作时要先通CO排净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