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
第九单元 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C.固体物质溶解在液体物质里形成溶液时。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4)溶液中溶质和。第九单元 溶液《溶液的形成》学案 总 课时。A.溶液质量&#160。课时1溶液与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Tag内容描述:<p>1、第九单元 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 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 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化学终将走向社会的正确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p><p>2、第九单元溶液第1课时溶液与溶质质量分数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限时:______分钟1(2018泰州中考)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面粉C白糖 D辣椒粉2(2018广西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 B纯碱C食盐 D蔗糖3(2018仙桃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4(2019易错题)如图所。</p><p>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班级 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值242010660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栏内)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下列物质分别投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 B食盐 C碘 D高锰酸钾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3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p><p>4、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汽水 C蒸馏水 D洁净的食盐水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的、稳定的,而且是无色的 B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C固体物质溶解在液体物质里形成溶液时,固体物质是溶质 D蔗糖水的溶剂是水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确定某种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只要看溶液里是否有溶质即可 B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CKNO3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KNO3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着转化关系4.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方法是( )A升高温度加大压强 B降低温度减小压强 C降低温。</p><p>5、第九单元 溶液一、课前复习:1、溶液是 分散到 ,形成了 、 的 。2、溶液的组成: 叫溶剂, 叫溶质。3、溶液的特征:稳定性:只要温度不改变、水分不蒸发,溶质与溶剂 ;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份,其组成中 相同。4、溶解的过程一般是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并 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稳定的混合物。5、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 等有机物也可以做溶剂。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如碘在水里几乎不溶解,却能溶解在 里。6、溶质可以是 、 或 。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p><p>6、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思考:蔗糖放进水中后,它到哪里去了呢?,蔗糖分子在不断的热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去.,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一、溶液,2、溶液的宏观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3) 透明性,(3)溶液的组成,(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一般来说水是良好的溶剂 .但也可是其它 的物质如碘酒.,M液=M剂+M质,(5)物质的溶解性,有些物质难溶于水,有些物质。</p><p>7、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九单元 溶液溶液的形成学案 总 课时设计 唐刚 审稿 唐刚 行政审查 李红 教学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 检查等级 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的概念 2、理解溶液的特征3、会判断溶质、溶剂,并记住常见的溶剂 4、了解乳浊液重难点突破1、 通过实验理解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特征2、通过练习、讨论学会判断溶质、溶剂,一、课前检测(35分钟)1、溶液是由 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混合物;溶液由 和 组成; 溶液具有 性和 性;2、。</p><p>8、九年级化学溶液测试题一、选择1. 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碳酸钙粉末 B.面粉 C.菜籽油 D.白砂糖2.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质量 B.溶液体积 C.溶质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3.要使已被接近饱和的硝酸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倒出少量溶剂 B.投入硝酸铵 C.蒸发部分水 D.适当降温4.下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A.浓溶液&。</p><p>9、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溶解度【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学习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学习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一、固体溶解度1在一定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___。</p><p>10、第二节课题第九章第二节课型新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材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2)对。</p><p>11、九年级化学(下)教案第九单元溶液复习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知识点梳理构建网络图,复习巩固基本概念;了解溶质、溶剂、溶液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理解饱和溶液概念以及与不饱和溶液转化关系;理解溶解度概念,领悟溶解度曲线图意义。通过对本章各考点的配套练习,有效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解题的有效性,并能运用溶质质量分数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重点【学习重点】领悟溶解度曲线图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学习难点】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溶解度曲线图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过程】教。</p><p>12、第九单元溶液,第一部分教材同步复习,课时1溶液与溶解度,知识要点归纳,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特征: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3)组成。</p><p>1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一)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九单元 溶液(一)1. 了解溶液的形成,溶质和溶剂的判断。2.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二者的转化。3. 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4.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5. 了解固体的溶解度及曲线,并能查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6. 常识性介绍温度,压强。</p><p>14、第九单元溶液复习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夜 均一性 指溶液任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相同稳定性 在外界条件不变时 溶液稳定存在混合物 凡是溶液都属于混合物 溶液的宏观。</p><p>15、第九单元 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 认识溶解现象 知道溶液 溶剂 溶质等概念 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 酒精 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练习观察 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 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p><p>16、第十十一单元 酸碱盐化肥一酸1概念: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从化学式上判断的方法第一个字母是H,除了水和双氧水。如:硫酸H2SO4盐酸HCl等。2酸的通性: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所以酸的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