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编号:455150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第6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时练。最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焦炭 B.炭黑 C.活性炭 D.石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Tag内容描述:<p>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的反应。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二氧化碳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 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备习知识性准备: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 技能性准备: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物质性准备:烧杯、集气瓶、喷壶、蜡烛、火柴、用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稀醋酸、多媒体课件复习提出问题:1空气中含有哪些成。</p><p>2、实验活动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达标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B.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C.锌与稀硫酸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p><p>3、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达标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B.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C.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下列物质能做人工降雨的是( ) A.冰B.二氧化碳气。</p><p>4、实验活动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过关练习题一、选择题1.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装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电解水(在通直流电作用下,水氧气+氢气)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你认为最合适潜水艇内制氧的方法() A.B.。</p><p>5、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竞赛辅导题一、选择题1.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图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C.图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图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2.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 B.钢铁的腐蚀C.电解水实验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H2和CH。</p><p>6、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提高测试一、选择题:1、(2018宜昌)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2、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B都是黑色固体 C都能导电 D硬度都很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CO2后溶液变红,说明CO2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B铁桶能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也能用来盛放稀盐酸C熟石灰涂在墙壁表面后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CO2反应生成了坚硬的。</p><p>7、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有滑腻感,可以做电极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D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2.关于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如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装置可用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 乙装置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C 可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 可用丁装置收集氧气3.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p><p>8、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过程,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硝酸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B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取样品灼烧C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金刚石用作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干冰用做制冷剂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C石墨做电极石墨能导电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能溶于水3生活中处处。</p><p>9、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Cl 35.5Ca 40一、单项选择(每小题4分,共32分)1.要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下列实验装置中的()A.B.C.D.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的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B.点燃木炭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碳酸分解3.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p><p>1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 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 金刚石、石墨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做电极;做滤毒剂;制作固体润滑剂;做燃料;制作装饰品;冶炼金属;制作染料。A B C D 3.如图所示IIV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II、III装置B 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硫酸常温下。</p><p>11、第6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时练基础达标1.下列各组物质中,最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是()A.大理石与稀硫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 C.木炭与空气 D.碳酸钠与稀盐酸2.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3.如图是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其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选用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正确的是()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C.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D.都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5.实验室制取并。</p><p>1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2认识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及反应原理3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并能操作制取 课堂导学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下列反应都有CO2生成,请初步筛选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1)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可产生二氧化碳(2)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蜡烛燃烧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4)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5)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CaOCO2(6)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7)大理石(或。</p><p>1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 1金刚石、石墨和 C60 一、“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 素组成的单质。二、金刚石、石墨、C60 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叁三、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 用途化学式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润滑性熔点用途金刚 石C无色透明, 折光性好正八面 体最 硬无无无高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 制装饰品等石墨深灰色、有 金属光泽、 不透明细鳞片 状最软 之 一优良良好良好电极、铅。</p><p>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1 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用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作出猜想】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还可能是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 的稀盐酸。</p><p>15、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1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对人类活动有重大影响(1)CO2经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2)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人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若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血液中会使血液的pH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2 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以下做法中,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A加快海底可燃冰开发避免二氧化碳排放B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步伐有效防治酸雨C鼓励回收各种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D限制生产含磷。</p><p>16、制取装置的选择与操作步骤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1 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NH3(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ANH3的密度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C空气的密度DNH3的质量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我们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问题做如下讨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它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常采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真的就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吗 资料一:文献表明1体积水要完全溶解于1体积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约7天左右的时间。如果是1天时间,则1体积水。</p><p>17、几种不定型碳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1 防毒面具中用来除去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A焦炭 B炭黑 C活性炭 D石墨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黑色晶体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109种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4 遂昌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制成竹炭制品,实。</p><p>18、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3认识CO的性质和用途课堂导学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2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CO2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用途涉及性质灭火作气体肥料制做碳酸饮料人工降雨(2)阅读教材P119121,完成下表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归纳影响注意事项或防治措施生活无毒,但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1%时,会影响人体健康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环境造成___________。能产生此效应的气体还有______、______、氟氯代烷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学生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通过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会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树立利用化学为人类进步服务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CO2、的化学性质难点:CO2的溶解性和CO2与水反应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归纳法。 学习方法: 自学法,观察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酒精灯、集气瓶、小花。</p><p>20、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关键字: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是本课内容重点。教科书从制取二氧化碳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接着安排了一系列的简单且易操作的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突出分析、对比等,在实验设计和实验观察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干冰的用途;检验一些场所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等。 本课题还注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p>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相关PPT文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