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临床
以及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抗菌药。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常用抗菌药物作用特点与 临床应用。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临床Tag内容描述:<p>1、信息技术在医院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 浙江省人民医院 郎义青 2013年6月 内 容 提 要 一. 医院信息技术发展概况 二. 在抗菌药物管理中意义 三. 在抗菌药物管理中应用 四. 总结与体会 一.全国医院信息化现状 从80年代开始医院信息化建设 除了目前普遍使用的HIS、PACS、LIS、 EMR外,还有手术麻醉、ICU、血透、药房 自动化等。 普遍从面向财务结算的医院信息系统向临床 信息系统转变,开始精细化管理。越来越多 的医疗质量控制依赖于医院信息系统。 逐步建立数据中心,用于分析数据。 医院与社区及上级部门联网,实现数据互通 。 信。</p><p>2、抗菌药物管理与 临床治疗的策略 潘灝白20117 l潘灝白 l研究方向:医院制剂、临床药学 l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奨三项 l曾任 SFDA药品评价中心专家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 司专家组专家;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首屆、二屆委员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编委、专家审稿员;河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 专业委员会主委、河南省卫生厅AIDS专家救治组药学组组长、 厅医院管理年专家组临床药学组组长、省食品药品监督局专家组 专家等职。 l现任 河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郑州市卫生 局首席科学家 前言 l抗生素经常不是真正用于细。</p><p>3、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临床滥用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产生的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自1940 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至今, 抗生素的种类已达上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但归结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七大类:-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抗生素已成为治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既有效地控制感染, 不引起主体内菌群生态失调, 又防止药物毒副反应和避免耐药菌。</p><p>4、1,抗菌药临床药学的新进展,北京友谊医院 王汝龙,2,内容提要,(I)类别和品种的选择 ()给药方案的选择 ( III )联用方案的选择,3,、类别和品种的选择,一、类别选择的重要意义 1、类别是选择药物的总纲领,只有分清类别,把握类别的共性特征,才能奠定合理选药的理论基础. 2、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目录,以及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抗菌药,都应用化学结构分类,可见掌握抗菌药的化学结构分类的重要性。 二、品种选择 合理选用抗菌药在掌握类别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清品种之间个性特征差别,并应根据各种临床指南来进行选。</p><p>5、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急救站 抗生素的发展史 抗生素应用的现状 各种抗生素的特点 常见感染在治疗原则 内容提要 1907年Gelmon首先报道磺胺药 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40年Florey、Chain将青霉素用于临床 1944年以后链霉素、土霉素、氯霉素、万古霉素等相继 被发现 1959年发现青霉素及-内酰胺抗生素母环,合成了半合 成-内酰胺抗生素 1969年-内酰胺酶抑制剂开始研制 80年代后人工合成了喹诺酮类抗生素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抗生素的发展历史 2010年,“超级细菌(NDM-1基因阳性细菌)”袭击 了20了国家和地区。 在欧美国家先后传出NDM-1肆虐的消。</p><p>6、2019/4/14,1,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2019/4/14,2,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2019/4/14,3,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2019/4/14,4,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用不用? 指征不严“滥” 单纯病毒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 某些术前预防用药,2019/4/14,5,2用什。</p><p>7、2019/4/15,1,抗菌药物在外科中的应用 成都北新医院外科杨林,2019/4/15,2,2019/4/15,3,2019/4/15,4,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 目前认为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有4种方式。,1、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代表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孢菌素类、杆菌肽、万古霉素等。 2、影响包浆膜的功能。代表抗生素多粘菌素、二性霉素和制霉菌素。,2019/4/15,5,3、阻碍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代表抗生素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族、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 4、改变核酸代谢,代表抗生素有新生霉素、灰黄霉素、利福平,2019/4/15,6,抗菌作用分为。</p><p>8、抗生素使用的基础临床 (一),2019,-,1,临床常用抗细菌药物,1.-内酰胺类 2. 喹诺酮类 3. 大环内酯类 4. 氨基糖苷类 5. 其它,2019,-,2,-内酰胺类,1. 青霉素类 2. 头孢菌素类 3. 非典型-内酰胺类,2019,-,3,青霉素类,1.青霉素G(天然) 2.半合成青霉素类 半合成耐酶青霉素 半合成广谱青霉素 3.复合青霉素,2019,-,4,青霉素G,主要使用在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螺旋体、梭状芽孢杆菌等的感染,葡萄球菌及许多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等大多耐药,2019,-,5,半合成青霉素类,半合成耐酶青霉素:主要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 苯唑西林、氯唑西。</p><p>9、概念,抗菌药物化学物质 抗生素来源于细菌或真菌 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能力,现有抗菌药物分类,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2019/4/26,2,喹诺酮类 磺胺类 多肽类 其他类,现有抗菌药物分类,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2019/4/26,3,喹诺酮类 磺胺类 多肽类 其他类,内酰胺类药物作用机制,作用靶位PBPs(细胞壁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具有催化性质的酶,细菌生长繁殖中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机制竞争性与PBPs活性位点相结合,阻碍粘肽交叉连接,使细菌细胞壁缺损,最终达到杀灭细。</p><p>10、常用抗菌药物作用特点与 临床应用,大医附属一院 临床药学室 柳 杰,饥钥菜摔惨歉讽裔钞疟茸线杖由陀硕菇窥赎狼射候约狰肘恶矮皱垢哭乒谎抗菌药物的特性与临床应用(培训讲座)抗菌药物的特性与临床应用(培训讲座),概念,抗菌药物化学物质 抗生素来源于细菌或真菌 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能力,衙膀柳熬铜鹏仅洼蔓娄匡腑睫糖胯涯梨闭户茫损大屁靠逆焚戏叠凋砰纲渣抗菌药物的特性与临床应用(培训讲座)抗菌药物的特性与临床应用(培训讲座),现有抗菌药物分类,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26-Apr-19,。</p><p>11、2019/4/27,1,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 爽,2019/4/27,2,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2019/4/27,3,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2019/4/27,4,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用不用? 指征不严“滥” 单纯病毒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 某些。</p><p>12、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刘 进,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一) 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包括临床初步诊断和病原学诊断。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三级医院力争控制在 65% 以下,二级医院力争控制在 50% 以下。 (二) 力求做到有样必采,住院病人有样可采送检率力争达到60%以上,并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三) 一般先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进行目标治 疗。,半定量细菌培养法四区划种,。</p><p>13、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概念,抗菌药物 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的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 抗生素 来源于微生物并在高稀释度下对一些特异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产物。 化学治疗药物 应用于临床一切具有化学结构的药物统称。 Chemotherapy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抗肿瘤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 损伤细胞膜,破坏其屏障作用; 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 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其他:(1)抑制细菌叶酸代谢; (2)抑制结核环脂酸的合成。,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细菌具有细胞壁(哺乳动物。</p><p>14、药师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所起的指导作用,2009.2.5,发挥药事委员会的作用,规范用药 进药把关 分级使用 用药分析,一、严格掌握适应证,指导原则特点 强调抗菌药应用指征,治疗性应用,细菌性感染 真菌、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感染,内科预防用药适应证,一或二种特定菌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 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 原发病可治愈或可缓解,可能有效 免疫缺陷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相关标本培养同时经验治疗,预防用药,外科预防用药,一般不用药 特定情况可用药(污染机会多、重要脏器或异物植入术、高龄、免。</p><p>15、全球关注的多重耐药菌,MRSA VRE 产ESBL肠杆菌科菌 CREN(产NDM-1,KPC,IMP,VIM肠杆菌科菌) MDRPA(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孢菌) PDR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7.CRAB(碳青酶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8.MDRAB(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广泛耐药菌流行,细菌耐药是当前抗感染治疗的难点和热点。 出现了无药可治的细菌。,耐药菌的控制已成共识,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管理 减少选择压力,延缓新耐药菌的产生。 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减少耐药菌的流行,细菌耐药,什么是细菌耐药? 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现象。 产生原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