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1页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2页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3页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4页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 2 3 我国每年有8万人因为滥用抗生素而死亡 4 什么是抗生素滥用 凡是超时 超量 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 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5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一 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 躲避药物 变异 耐药菌株产生 二 损害人体器官肝脏损害 肾脏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 血液系统损害 消化道反应 三 导致二重感染破坏平衡 未被抑制的细菌 真菌及外来菌可乘虚而入 二重感染 6 二 抗菌药物的分类 7 8 青霉素类 9 头孢菌素类 10 合成抗菌药物 11 其他类 12 13 三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 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依据 症状 体征及血 尿常规 病原检查等 我院缺乏病原学检查设备 主要以患者症状 体征及血 尿常规 CRP 血沉等来推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14 无适应症用药 患者xx 诊断为 带状疱疹感染 用药 头孢唑啉针 T 36 5 WBC 5 54N 48 6LY 32 7CRP 3 2 例1 分析 带状疱疹感染是由水痘带状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症状皮肤病 病程记录中提示 患者红色丘疹沿肋间呈带状分布 无化脓及破溃 因此无需使用抗生素 15 无适应症用药 患者xx 诊断为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用药 氨苄西林针 T 36 4 WBC 5 59N 59 8LY 25 8CRP 3 4ESR 8 0ACT 557 5 AST 364 UA 481 例2 分析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病原菌为RNA病毒 该患者无感染指征 无需使用抗生素 16 无适应症用药 患者xx 8月 诊断 支气管肺炎检查 2月15日T 36 6 WBC 6N 12 94 LY 75 84 CRP 0 5尿常规 大便常规均正常 病情 患者因咳嗽6天 气喘2天入院 咽部充血 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及喘鸣音 2月12日 大桥镇卫生院胸片 支气管炎 用药 2 15 2 18头孢唑林钠针0 15gbid 分析 根据血常规 该患儿WBC正常 N LY CRP正常 一般考虑为病毒感染 建议使用抗病毒药即可 例3 17 三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品种选择 给药剂量 一般 治疗剂量范围较大 重症感染 不易达到的部位较小 单纯性下尿路感染 病原菌种类药敏 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 口服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 初始 静脉给药好转 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18 三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多次 内酰胺类 大环类酯类 林可霉素类一次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重症感染者例外 给药次数 疗程 一般 体温正常 症状消退后72 96小时 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 深部真菌病 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 并防止复发 特殊 19 选药与用法用量 患者 xx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检查 T 36 3 WBC 14 57N 75 64LY 17 84用药 头孢曲松针2 0gbid 例 分析 1 选药级别偏高 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 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效果最佳 建议首选青霉素 可选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类 2 用法用量 头孢曲松针成人常用量 每24小时1 2g或每12小时0 5 1g 20 四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1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基本原则 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 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1 清洁手术 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 局部无炎症 无损伤 也不涉及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野无污染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22 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1 手术范围大 时间长 污染机会增加 2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如头颅手术 心脏手术 眼内手术等 3 异物植入手术 如人工心瓣膜植入 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 人工关节置换等 4 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3 我院常见 类切口手术 24 类切口手术 患者徐杰 诊断为 右侧腹股沟斜疝 检查 T 36 3 WBC 9 01N 51 24LY 39 54CRP 1 716病情 12月5日上午手术 术后第一天 患者病情平稳 无发热及呕吐 咳嗽 术区未见发红及渗出 术后愈合好 后均未出现异常 用药 12 05 12 07头孢唑林针0 75gbid 分析 该手术为 类切口 预防使用头孢唑林3天 该患者无特殊情况 无需使用抗生素 例 25 2 清洁 污染手术 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 污染手术 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 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 脓肿切除术 气性坏疽截肢术等 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 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26 抗菌药物的选择 视预防目的而定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 一般为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类 甲硝唑 对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 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 链球菌感染 详见卫计委 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指导原则 27 给药方法 接受手术者 在术前0 5 1小时内给药 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 或失血量大 1500ml 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28 预防用药时间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本院规定 特殊情况最多可延长至3天 已形成感染者 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29 五 常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30 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 1 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曲松 头孢唑林 头孢氨苄等 2 硝咪唑类如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3 其他抗菌药如氯霉素 酮康唑等 31 常用的含酒精的药物有 藿香正气水 阿奇霉素 氯霉素 溴已新 硝酸甘油 肾上腺皮质激素 穿琥宁注射液等 32 预防 询问饮酒习惯 护士在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 静滴开始速度不宜过快 并密切观察 有抢救意识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抢救 告知患者 在使用上述抗菌药期间及停药后72h内 禁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 包括饮料 食物 药物 尤其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立即停药和停用乙醇相关制品 33 急救及护理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 轻者可自行缓解 较重者需吸氧及对症治疗 治疗上可洗胃排除胃内乙醇 减少乙醇吸收 静注地塞米松或肌注纳洛酮等对症处理 静脉输葡萄糖液 维生素C等进行护肝治疗 促进乙醇代谢和排泄 心绞痛患者需改善冠脉循环 血压下降者可应用升压药 数小时内可缓解 34 输液配制注意 选择合适的溶媒正确的配制方法适当的放置时间合适的给药速度合适的给药间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35 需二次配制的抗菌药物 36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滴速的药物 一般速度 抗菌药物 一般每分钟5ml左右 相当于60 80滴 min 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要求滴注速度缓慢 严禁快输注或静脉注射 可引起严重低血压 氨基糖苷类持续高浓度引起的耳毒性反应可致永久性耳聋 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可高浓度快速输入 同时还可减少药物的降解 一般要求滴注时间 30分钟 现配现用 37 静脉滴注时应减慢滴速的药物 38 宜隔开使用的抗菌药物 1 头孢曲松 奥硝唑注射液 变色连续滴注时 输液瓶中药物变红2 头孢曲松钠 头孢唑啉 头孢哌酮与含钙输液配伍 产生沉淀 建议 中间隔用其他药物 或用生理盐水冲管 39 六 临床常见感染的用药 40 社区获得性肺炎 治疗用药 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有基础疾病 老年人 重症 治疗用药 二代 三代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41 医院获得性肺炎 治疗用药 1 第一代 第二代头孢菌素 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 2 氟喹诺酮类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氨基糖苷类 甲硝唑 42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大多由病毒所致 病程有自限性 不需使用抗菌药物 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 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43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治疗原则 1 青霉素为首选 或口服阿莫西林 某些患者的依从性较差 预计难以完成10天疗程者 可予苄星青霉素单剂肌注 2 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但不能用于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 疗程均为10天 44 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 病原体 本病以病毒感染多见 多数病例为自限性 治疗原则 1 以对症治疗为主 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2 极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 百日咳博德特菌或肺炎衣原体引起 此时可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治疗用药 可能由以上细菌引起者 可采用大环内酯类 45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治疗用药 内酰胺类 复合制剂 大环内酯类 复方磺胺甲噁唑 氟喹诺酮类 46 宫颈炎 治疗原则 淋菌性宫颈炎 头孢曲松非淋菌性宫颈炎 大环内酯类次选 氟喹诺酮类 47 盆腔炎性疾病 病原体 大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病原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