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课件
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此羧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王连生1前言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两个基本机制在体内紧密联系因为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止凝血、血栓形成与血栓栓塞性疾病基础。
抗凝课件Tag内容描述:<p>1、血栓形成与抗凝治疗,正常止血机能,两个方面,四个因素,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一)依赖维生素 K 凝血因子,F、F、F、F及蛋白C和蛋白S: 共同特征: N末端含有羧基谷氨酸残基,此羧基依赖VitK在合成的最后环节转接上去。 合成部位:肝脏,凝血因子,(二)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 凝血酶对多种凝血因子有酶解作用 纤维蛋白原()、,另外,(三)接触因子,F、F、PK、HMWK: 共同特征: 可被液相物质(a)或固相物质(体外 带负电荷)激活。 活化后的因子能接触激活其他因子。 可参与纤溶和补体系统的活化。 缺乏:无出血,而有血栓形成。</p><p>2、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王连生 1 前言 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两个基本机制在体内紧密联系 因为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 而血小板活化后又将促进凝血过程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在血栓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论述常用抗血小板 抗凝药物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 2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噻氯匹定 氯。</p><p>3、止凝血、血栓形成 与 血栓栓塞性疾病基础,概要,心血管系统生理基础与止凝血血栓形成机理 心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常用抗栓溶栓药物作用机制,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基础,冠脉循环:心脏-泵血动力器官 本身营养和能量来源 -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从心外膜穿入心壁形成丰富毛细血管网 -冠状静脉伴行冠状动脉收集静脉血,经冠状静脉窦回流右心房,冠 脉 循 环,冠 脉 循 环,冠脉供血特点 1 心脏收缩时,血液不易通过,舒张时,心肌得到足够的血供 2 心肌毛细血管密度高,约为2500。</p><p>4、CRRT的抗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一区,陈一道,CRRT抗凝的目的,保持良好体外循环状态 避免体外循环凝血而引起的血液丢失 预防因体外循环诱发的凝血活化导致的机体合并血栓性疾病的危险 减少血液细胞与透析膜接触诱发的炎症反应,提高生物相容性,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进行,理想的抗凝剂,不影响体内凝血状态。 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可床旁进行。 过量时有合适的拮抗剂。 长期使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廉价。,CRRT常用的抗凝方式,全身抗凝: 局部抗凝: 无抗凝,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枸橼酸钠 肝素/鱼精蛋白,CRRT抗凝的工作流程,。</p><p>5、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 及及第七届第七届 ACCP最新指南最新指南1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第七届第七届 ACCP最新指南最新指南内容内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 ( ACS)Acute Coronary Syndrome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理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理l病理基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和 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l急性心肌缺血程度-冠脉腔的狭窄-斑块本身性质 (稳定性 )4ACUTE CORONARY SYNDROMENo ST Elevation-非非 ST 段抬高段抬高ST Elevation-ST 段抬高段。</p><p>6、CRRT 抗凝策略,承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周景霞,Blood purif.2009;27(1):127-134 Intensive Care Med.2007;33(9):15631570,23个国家、54家医院、近30,000ICU患者; 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1,738(5.7%); 其中1,260患者实施RRT治疗(72.5%); 住院死亡率60.3%; 导致AKI主要原因:septic shock;,CRRT治疗前应考虑的问题,重症患者CRRT治疗指征(适应症、时机)及治疗模式选择? 如何选择适当的抗凝措施? CRRT治疗剂量选择与疗效; 如何确定血流速与治疗剂量的关系;,良好抗凝是CRRT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影响滤器及回路凝血的主要因素 临床。</p><p>7、抗凝 抗血小板类药物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凝血和纤溶机理 血液凝固和抗凝因子血小板的凝血和止血功能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抑制物 内 外凝血系统示意图 内源系统 外源系统 XIIa XIa IXa IIa Xa II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p><p>8、,1,抗凝治疗(AnticoagulantTherapy),.,2,抗凝治疗适应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性缺血性卒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反复发作的脑栓塞心房颤动的卒中预防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术后心脏换瓣术后等,.,3,抗凝治疗禁忌症,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有血液病、出血倾向者;严重高血压(180/100mmHg);严重肝、肾疾患者;临床不能除外脑出血者。,.,4,凝血生理学,正。</p><p>9、CRRT 抗凝策略,承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周景霞,Blood purif.2009;27(1):127-134 Intensive Care Med.2007;33(9):15631570,23个国家、54家医院、近30,000ICU患者; 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1,738(5.7%); 其中1,260患者实施RRT治疗(72.5%); 住院死亡率60.3%; 导致AKI主要原因:septic shock;,CRRT治疗前应考虑的问题,重症患者CRRT治疗指征(适应症、时机)及治疗模式选择? 如何选择适当的抗凝措施? CRRT治疗剂量选择与疗效; 如何确定血流速与治疗剂量的关系;,良好抗凝是CRRT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影响滤器及回路凝血的主要因素 临床。</p><p>10、CRRT抗凝 1 为什么抗凝 延长管路 滤器使用寿命减少管路凝血导致的血液成分的丢失 红细胞 凝血因子 为什么抗凝 延长管路 滤器使用寿命减少管路凝血导致的血液成分的丢失 红细胞 凝血因子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管路寿命 满。</p><p>11、心房颤动抗栓治疗实践 卒中1年死亡率 有房颤者 无房颤者 Stroke 1997 311 P 0 001 卒中致残率 有房颤者 非房颤者 Stroke 1996 1760 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60 70 近期心衰史CHF高血压病史HP 75岁AGE糖尿病DM脑卒中TIAS。</p><p>12、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普外科病人围术期处理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越来越多的病人在接受普外科手术时 同时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抗凝和 或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华法林 肝素等。</p><p>13、肝素与抗凝,李阳,1,.-,2019/11/12,生理止血,是指血管受损后机体启动的引起出血自行停止的过程一期止血-形成血小板止血栓二期止血-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永久止血),2,.-,2019/12/15,生理止血过程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