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的
巧记有并发症的高血压病和抗心律失常选药 一、有并发症的高血压病药物治疗 1 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365 医学网 2014-08-26 发表评论 分享 作者。非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总结 心律失常所发生的部位不尽相同。
抗心律失常药的Tag内容描述:<p>1、巧记有并发症的高血压病和抗心律失常选药 一、有并发症的高血压病药物治疗 1 合并心力衰竭,选 ACEI、利尿剂,不选 受体阻滞剂。 2 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选钙拮抗剂、ACEI、甲 基多巴,不宜选噻嗪类。欢迎登录 www.med66.com 3 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者应选 受体阻滞剂或 钙拮抗剂。 4 合并脑卒中,不宜选中枢性降压药。 5 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选利尿剂、长效二氢 吡啶类钙拮抗剂。 6 有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者不宜用利尿剂或 受体阻滞剂,以免血糖、血脂和尿酸升高。可选 用 1 受体阻滞剂。 7 伴妊娠者,不宜用 ACEI 和 AT1 拮抗剂,可 选用。</p><p>2、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365 医学网 2014-08-26 发表评论 分享 作者:李广平 刘恩照 刘彤(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尽管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植入器械治疗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心律 失常的治疗仍然以药物治疗为基础。随着各种心律失常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各项大 规模临床试验的开展,非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有关非抗 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现代临床应用的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p><p>3、抗心律失常药物总结 心律失常所发生的部位不尽相同,在心脏传导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心脏传导系统: 正常人由窦房结起搏,称之为窦性心率。窦房结产生的冲动经房间束传导至房室结, 经房室结传到至希氏束,左右束支,最后到达浦肯野纤维网,完成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动作电位时相: 在每一个心脏传导组成的部分,都有之相对应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大概可以分为 0、1、2、3、4 这五个期。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纤维网被称为快反应细胞,而心房肌、 心室肌被称为慢反应细胞。我们所说的快、慢是由 0 期去极化决定的,0 期以钙离子内。</p><p>4、Antiarrhythmic drugs Antiarrhythmic drugs 一、概述 心律失常:是心动规律和频率的异常,是一类严重的心脏疾病 。 (一)、心律失常对循环的影响: 1. 心率变化:心动过速舒张期短冠脉供血; 心动过缓心搏量外周重要脏器供血; 2. 心动规律变化:房室收缩不协调,传导阻滞等心室充盈量 3. 心脏收缩功能丧失:房颤心室舒张期充盈量心搏量; 室颤功能上等于停搏。 (二)、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动作电位时相 心电图 离子转运机制 膜电位 0相(去极期) R波 Na+通道开放, 变正(负值变小) (去极波) 大量Na+快速内流 1相 J点 Na+通道关。</p><p>5、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分类代表药物作用特点主要不良反应类:钠通道阻滞药a类奎尼丁适度阻滞,降低自律性,对心房肌作用更明显,减慢传导,可用于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腹泻,金鸡纳反应,心脏毒性较严重,可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普鲁卡因胺低血压、传导减慢,幻觉、精神失常,变态反应b类利多卡因轻度阻滞,降低蒲肯野纤维自律性,主要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肝功能不良者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明显,二、三度传导阻滞者禁用苯妥英钠低血压、心动过缓,中枢不良反应严重可呼吸抑制,致畸作用c类普罗帕酮高度阻滞,宜限用于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心。</p><p>6、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使用任晓庆(北京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控制心律失常的基础措施。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的结论,使人们对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临床上如何正确、安全、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需要临床医师引起重视的问题。安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要掌握循证医学结论和药物的药理特性;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治疗;严格掌握临床用药适应证;加强用药后反应的监测;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1。现对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简述。1类抗心。</p><p>7、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类:阻滞快钠通道,产生膜稳定作用 a:改变动作电位除极,中度延长复极,心电图 PR、QRS、QT延长 b:改变动作电位除极,缩短复极,缩短QT,提高 颤动阈 c:明显抑制动作电位除极,对复极无作用,PR、QRS 延长, QT不变 类:-受体阻滞剂 类:延长动作电位复极相 类:钙通道阻滞剂 类:降低舒张期缓慢除极的坡度,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a Ajmaline, Cibenzoline, Disopyramide, Hydroquinidine, Lorajmine, Pirmenol, Procainamide, Quinidine, Recainam b Aprindine, Barucainide, Lignocaine, Mexilitine, Phenytoin, Recain。</p><p>8、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技巧,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内科,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现状,心律失常十分常见,除器质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可合并各种各样心律失常外,其他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胸、心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等均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并可导致临床症状而需要治疗。对心律失常来说,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最基本的治疗方式。,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现状,根据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在464家医院,15 5731例心房颤动的住院患者中,448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转复心房颤动或维持窦性心律。应用最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胺碘。</p><p>9、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新进展,吴 钢,AAD治疗的现状,应用广泛 效果欠佳 副作用大,应用广泛,快速型心律失常,除PSVT外,AAD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我国每年约50万人猝死 2002年2005年,ICD植入仅618台 房颤 现有房颤患者约800万 1998年2005年 ,消融治疗仅3196例 2008年,消融治疗仅2733 例,AAD效果欠佳,SCD-HeFT,2521例心衰患者 NYHA分级 2-3 , LVEF 35% 北美和新西兰148个中心 关于ICD与药物比较的最大样本临床试验 平均随访45 月,All-cause mortality,SCD-HeFT,AFFIRM研究,胺碘酮约为60% I类药物23 索他洛尔38 不用。</p><p>10、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类:阻滞快钠通道,产生膜稳定作用 a:改变动作电位除极,中度延长复极,心电图 PR、QRS、QT延长 b:改变动作电位除极,缩短复极,缩短QT,提高 颤动阈 c:明显抑制动作电位除极,对复极无作用,PR、QRS 延长, QT不变 类:-受体阻滞剂 类:延长动作电位复极相 类:钙通道阻滞剂 类:降低舒张期缓慢除极的坡度,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a Ajmaline, Cibenzoline, Disopyramide, Hydroquinidine, Lorajmine, Pirmenol, Procainamide, Quinidine, Recainam b Aprindine, Barucainide, Lignocaine, Mexilitine, Phenytoin, Recain。</p><p>1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吴永全,Cardiac electrical activity,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指由于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兴奋次序异常导致心脏冲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 按照发生原因,心律失常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 冲动形成异常:正常节律点自律性异常、异位节律点形成、触发激动(EAD、DAD) 冲动传导异常:传导途径异常、传导阻滞或延迟、折返激动,心律失常分类,缓慢型(6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 传导阻滞分 I、II、 III度传导阻滞,快速型(100次/分) 房性早搏、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心房纤颤、 阵。</p><p>12、,Antiarrhythmic drugs,.,Antiarrhythmic drugs 一、概述 心律失常:是心动规律和频率的异常,是一类严重的心脏疾病。 (一)、心律失常对循环的影响: 1. 心率变化:心动过速舒张期短冠脉供血; 心动过缓心搏量外周重要脏器供血; 2. 心动规律变化:房室收缩不协调,传导阻滞等心室充盈量 3. 心脏收缩功能丧失:房颤心室舒张期充盈量心搏量; 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