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课件
抗真菌药物分类及临床应用。抗真菌药物的特点和应用。抗各类抗真菌药代表药物的特点。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真菌分类和常见真菌病。抗真菌药物分类。系统性抗真菌药物分类。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的概述。深部真菌病增加3~5倍 艾滋病患者约有1/3并发真菌感染 迫切需要各种新的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作用部位。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抗真菌药物课件Tag内容描述:<p>1、第42章 抗真菌药 1 1 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 agents)是指具有抑制或杀死真菌 生长或繁殖的药物。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抗生素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灰黄霉素 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特比萘芬 嘧啶类抗真菌药:氟胞嘧啶 2 2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深部真菌致病有白色念珠菌、新形隐球菌等,多 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 两性霉素B、 酮康唑、 氟康唑、伊曲康唑、 氟胞嘧啶 2、浅部真菌致病以各种癣菌为常见,多侵犯皮肤、毛发 、指(趾)甲和黏膜等部位。 灰黄霉素、 制霉菌。</p><p>2、侵袭性真菌感染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临床药学 张蕊 尹茜 条件致病菌 表浅部感染 真菌感染 深部感染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粒细胞减少 免疫抑制 化疗 放疗 癌症(尤其血液恶性肿瘤) 皮质类固醇使用 糖尿病 念珠菌定植 2 处 念珠菌尿(105/ml) 主要侵犯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 念珠菌属、曲霉菌 新生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毛霉菌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抗生素类: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制霉菌素 咪唑类 :酮康唑 吡咯类 三氮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棘白素类:卡泊芬净、阿尼芬净、米卡芬净 氟胞嘧啶(。</p><p>3、知识点掌握,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一线治疗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抗结核病药复方制剂与结核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对INH的作用特点哪一项不正确 A. 对结核杆菌有高度选择性,抗菌力强 B. 但用易于产生耐药性 C. 穿透力弱,不易透入细胞内 D. 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及肝毒性,对RFP的作用特点哪一项不正确 A. 广谱 B. 穿透力强 C. 可单用于结核病 D. 有肝病者或与异烟肼合用时易于产生肝损害,异烟肼发生中枢与外周的不良反应是由于 A. 维生素B1缺乏 B. 维生素B6缺乏或利用障碍 C. 泛酸利用障碍 D. 谷氨酸的不足,抗真菌病药 07药品经营,。</p><p>4、第七章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Antimicrobial and Antifungal Agents),2019,-,1,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 Antimicrobial Quinolones ),喹诺酮类(quinolones) 抗菌药物是一大类具有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结构的化合物,吡酮酸类(Pyridonecarboxylic Acids)药物 按化学结构分类: 可分为萘啶酸类、噌啉羧酸类、吡啶并嘧啶羧酸和喹啉羧酸类,2019,-,2,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1962年发现萘啶酸,开始该类药物的研究 该类药物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1、抗菌谱广、毒性低,不易产生耐药,其抗菌作用可与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相比; 2、化学合。</p><p>5、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 山东省胸科医院胡华,真菌感染背景因素,广谱抗生素、抗癌药物大量应用; 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大量使用; 器官移植 、干细胞移植 ; 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病的流行; 由此,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逐渐增加 !,2019,2,抗真菌药物分类及临床应用,2019,3,按作用机制分类,多烯类; 丙烯胺类; 吡咯类; 棘白菌素类; 其他,2019,4,多烯类(1),代表药物: 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 作用机制: 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相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破坏细胞的正常。</p><p>6、抗真菌药物的特点和应用,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核苷类似物,-(1,3)-D-葡聚糖,麦角固醇 多烯 氮唑类,真菌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真菌细胞壁,-(1,6)-葡聚糖,-(1,3)-D-葡聚糖合成酶 葡聚糖合成抑制剂,细胞核,棘白菌素,念珠菌的分类,常见有致病意义的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 最常见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氟康唑耐药,唑类的交叉耐药 克柔念珠菌 氟康唑耐药 葡萄牙念珠菌 两性霉素B耐药 其他,广谱的抗真菌活性,90%侵袭性真菌感染由念珠菌和曲霉菌引起,医学重要的霉菌分类 Segal B, Bow EJ, Menichetti F: Infect Dis Clin N Am 2002;16:9。</p><p>7、第三节 抗 结 核 病 药,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用于治疗结核病并防止该病传播、传染的药物称为抗结核病药(Antitaberculosis Drug)。抗结核病药物按其来源可分为抗生素类抗结核病药和合成抗结核病药。,相关链接,结核病及其药物治疗,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为一种耐酸杆菌,它对酸、碱和某些消毒剂等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因此导致结核杆菌可以通过呼吸道、血液和淋巴系统被带到机体的各组织、器官,感染部位很广如肺、脑、骨、皮肤和眼等,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p><p>8、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真菌感染包括浅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 浅表真菌病 侵犯人体皮肤角质层、毛发、指(趾) 甲等浅部组织,其感染称为“癣”,如头癣、脚癣、股癣、花斑癣等。 常用药物: 醋酸、乳酸、水杨酸、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念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深部真菌感染 累及皮肤(角质层以下)、粘膜、皮下组织,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感染,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眼内炎等。 深部真菌病的病原 条件致病性真菌如念珠菌、隐球菌、曲菌、毛霉菌、放线菌、奴卡菌等属,在防御。</p><p>9、LOGO,第三十六章 抗真菌药,各种癣菌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 特比萘芬 咪 康 唑 两性霉素B 酮 康 唑 氟 康 唑,浅部真菌病 头 癣 体 癣 指甲癣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 炎 心内膜炎,概述,抗生素类: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 三唑类:伊曲康唑、氟康唑 丙烯胺类:特比萘芬 嘧啶类 :氟胞嘧啶,抗真菌药物的分类:,概述,第一节 抗深部真菌药,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庐山霉素) 【作用与用途】 对多种深部真菌如新型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p><p>10、第44章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2019,-,1,内容提要,抗真菌药 抗生素类 唑类 丙烯胺类 嘧啶类 棘白菌素类,2019,-,2,学习重点 掌握:抗各类抗真菌药代表药物的特点。 熟悉: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教学基本要求,2019,-,3,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 agents)是指具有抑制或杀死真菌生长或繁殖的药物。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抗生素类(antibiotic)如两性霉素B 唑类(azole) 如酮康唑 丙烯胺类(allylamine)如特比奈芬 嘧啶类(pyrimidine) 如氟胞嘧啶等。 棘白菌素类(echinocandins)如卡泊芬净等,抗真菌药,2019,-,4,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p><p>11、外用抗真菌药,-,Contents,真菌分类和常见真菌病,抗真菌药物分类,外用抗真菌药,2019,-,2,一、真菌的分类,2019,-,3,(共12万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约有270种) 根据致病性分为: 致病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 菌、皮炎芽生菌、着色真菌、足分 支菌、孢子丝菌等。 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属、隐球菌、曲菌、毛霉菌、放线菌等。 (毒力低,对正常人群不致病,诱发因素存在人体内、外界的真菌可引起感染) 在深部真菌病中,条件致病性真菌占重要地位,一、真菌的分类,2019,-,4,一、真菌的分类,2019,-,5,一、常见真菌病,2019,-,6。</p><p>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培训讲义,2011-7-13,抗真菌药物特性及其应用,2019,-,1,主要内容, 抗真菌药物简介, 抗真菌治疗策略, 抗真菌治疗药物筛选原则,2019,-,2,系统性抗真菌药物分类,多烯类,两性霉素及其脂质基制剂、制霉菌素、灰黄霉素等,吡咯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烯丙胺类,萘替芬、特比萘芬、布特萘芬,棘白菌素类( -1,3-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卡泊芬净(Caspofungin)、米卡芬净(micafungin)、安尼芬净 (anidulafungin),2019,-,3,羊毛甾醇,乙酰-Co-A,K+,两性霉素B 麦角。</p><p>13、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与临床合理用药 张 沂,嘻饰奠想携适际饯段竞将尘错否灭切九询艺赁捉瞥雍静乒设霍拒衣究慎见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当前, 处于药品安全问题的凸现期 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亮菌甲素事件: 工业用二甘醇替代丙二醇, 欧洲20世纪70年代发生过 “欣佛”事件: 克林霉素, 未按照产品要求工艺 环磷酰胺, 阿糖胞苷: 上海华联药厂 中药注射剂: 过敏反应 “中药现代化” 加替沙星: 撤市, 施贵宝公司,残兢忌咙寂叛夸韶东靳纪示矢斜光盔码淑亚天啃畏瓤油敖践汪百绚睛晒哇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研究现状。</p><p>14、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概 述,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 菌群失调 艾滋病患者逐年增加、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不断出现,愈来愈多的真菌被发现可以危害人类。 研究显示,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40%,而AIDS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 念珠菌血流感染(BSI)占医院获得BSI的第四位*。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念珠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1.,真菌及真菌感染概述 -真菌结构及分类 -真菌感染高危因素 -院内常见真菌感染特点 抗真菌药介绍 -分类 -作用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