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治疗
双环醇及苦参素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和停药后反弹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和停药后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 85 例服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及停药后反弹的患者随机分为双环醇组、苦参素组两组。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拉米夫定治疗Tag内容描述:<p>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拉米夫定治疗4周检测HBV DNA水平对52周疗效的预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杨柳絮 赵中夫 刘明社 马丽娜 王麟 韩红莉 卢俊敏 常蕴青 【摘要】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 (LVD) 治疗4周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对远期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和耐药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入组100例YMDD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其中HBeAg阳性患者72例,HBeAg阴性患者28例。男70例,女30例。LVD 100 mg/d治疗4周,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将HBV DNA103拷贝/mL患者45例和103拷贝/mL 55。</p><p>2、双环醇及苦参素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和停药后反弹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摘要】 目的观察双环醇及苦参素作为替代药物,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和停药后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 85 例服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及停药后反弹的患者随机分为双环醇组、苦参素组两组,分别使用双环醇、苦参素治疗。观察其肝功能指标、病毒学指标、症状、体征及停药后随访 6 个月 ALT 及 HBVDNA 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程结束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黄疸、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对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p><p>3、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作者:黄越前,符业阳,曾晖,周鹏志,谭慧珍【摘要】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使用保肝及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片剂,100mg/d,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中症状复发率为2.67%(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88%(20/67),P0.01。治疗组ALT复常率为86.67%(6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16%(45/67),P0.01。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Ag阳转率分别为28%(21/75)、24%(18/75),。</p><p>4、拉米夫定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肝活动性肝硬化19例作者:苏传清,张晓华,陈道林【关键词】 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5年生存率仅14%1。拉米夫定通过抑制HBV-DNA聚合酶迅速减少人体乙肝病毒的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细胞内重要的调节代谢物质,能提供巯基及半胱氨酸,维护正常细胞的代谢并与亲电子物质及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相结合2,使细胞免受损害,从而抑制或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笔者对19例HBV-DNA阳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拉米夫定(贺普丁)抗病毒治疗,以观察其疗效。</p><p>5、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YMDD耐药突变株的变化山东医药2010年第50卷第4l期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YMDD耐药突变株的变化石铭,韩博,宋林(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031)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YMDD变异与HBV基因型,HBVDNA含量及治疗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PCR法和基因测序法分别对107例拉米夫定治疗的慢乙肝患者进行HBVDNA含量和HBV基因分型,YMDD变异检测.结果107例慢乙肝患者中,B型19例(17.8%),c型81例(75.7%),B,c混合型7例(6.5%),未发现A,D,E,F,G,H等其他基因型;共25例(23.4%)发生YMDD变异,其中B型,C型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