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教案老子
教学难点...老子五章教案一、教学要求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二、重点、难点1.老子的思想主张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一、以老子简介导入。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教学重点。常枞曰。常枞曰。
老子五章教案老子Tag内容描述:<p>1、个人备注 老子五章 学习目标: 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 老子的思想主张; 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 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面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 老子的思想主张; 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教学方法:自读、自我探究、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美文欣赏】平和。</p><p>2、老子五章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二、重点、难点 1. 老子的思想主张 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一、以老子简介导入:(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p><p>3、老子 五章教案 P222 一 老子简介 老子 生卒年不可详考 传为春秋时思想家 道家的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 姓李名耳 字伯阳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今河南鹿邑县 人 做过周朝 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问礼 晚年见。</p><p>4、常枞 张其口而示老子曰 吾舌存乎 老子曰 然 吾齿存乎 老子曰 亡 常枞曰 子知之乎 老子曰 夫舌之存乎 岂非以其柔耶 齿之亡乎 岂非以其刚耶 常枞曰 喜 是已 天下之事已尽矣 何以复语子哉 老子 五章 老子 姓李名耳 字伯阳 谥曰聃 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 500年之间 史记 载 楚苦县厉乡 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曲仁里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 哲学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 老子。</p><p>5、老子 五章 老子姓李名耳 字聃 楚国人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存世有 老子 又称 道德经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曾担任 周藏室之史 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 学问渊博 见周王室衰微 弃官西去 至函谷。</p><p>6、2020/6/20,.,1,中国经典文化研读,五章,2020/6/20,.,2,老子的出生,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p><p>7、老子 五章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并走入 老子 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 积累名句 2 反复阅读第七十八 第八十章 体会 以柔克刚 和 小国寡民 3 结合 老子 中的思想和生活中的实际 探讨老子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