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 6 小时。大气环流原理。大气环流的影响。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Tag内容描述:<p>1、1 模块综合测评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6湖北孝感期末)2014 年 6 月 22 日 20 时,李明给 3 个朋友分别发电子邮件,顺 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 6 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 昼比夜长 4 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 8 小时。据此回答 12 题。 1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D乙、甲、丙 2与乙朋友所在经纬度数值相同而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相反的地点,其昼长与夜长的 差值为( ) A4 小时B4 小。</p><p>2、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运动,选题背景,热力环流,大气环流原理,全球大气环流,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原理,大气环流的影响,大范围,高气压,低气压,地面,热,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一、 热力环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 梯度力,风,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a. 垂直于 等压线,b .由高压 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百帕) 1000 1005 1010,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p><p>3、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 认识自然环境的空间差异,理解自然带的含义。 2. 能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p><p>4、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 2、通过图表的绘制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干洁空气,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N2,O2,CO2,O3,(生物体内。</p><p>5、鲁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读伊索寓言优秀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三语文必修五鲁教版教材中,钱钟书先生在他的读伊索寓言一文中,对读者熟悉的九个寓言故事做了新的解读,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鲁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读伊索寓言优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的 1、 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旨。 2。</p><p>6、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 山水 的成因 海南热带喀斯特地貌 贵州锥状喀斯特地貌 四川石海洞乡 四川石海洞乡 石海洞乡 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的昆明石林 云南路南石林 路南石林 路南石林 贵州天星桥的特。</p><p>7、3 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 遥感技术概况 1 遥感 RS 的概念 遥远的感知 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 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 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 反射 散射等信息 并通过分析 揭示目标物的特征 性质及其变化的综。</p><p>8、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温故而知新 如果地球不自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B地球上没有昼夜交替C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的周期不变 仍为24小时D地球上有昼夜现象 不过周期是1年 D 从广州开往北京的火车对铁轨的。</p><p>9、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水圈的组成及水圈的特点 2 认识水循环的概念 类型 环节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结合图示熟悉各种水体的储量 2 根据 水循环示意图 比较三种水循环的差异 情感 态度与价值。</p><p>10、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二 学习目标 1 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 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 会分析特殊地区的气候成因 学习指导 请同学们用心阅读教材P54 55 思考以下问题 1 如何根据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份判。</p><p>11、地球公转与黄赤交角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轨道 周期 描述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 说出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 根据动画演示 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 判断二分二至的位置 3 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地球公转规律 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难点 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具准备 地球仪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p><p>12、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 识记 理解气候变化的尺度及其特点 学习目标2 理解近代以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未来变化幅度 学习目标3 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据报道 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的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 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 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情景导入 据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 世界之巅 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p><p>13、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 气候课时2大气的运动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 A B C 气压 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地面冷热均一 气压场均匀 等压面与等高面重合 平行于地面 同一地的垂直方向上 海拔越高 气压越 海拔越低 气压越 低 高 受热 近地面 高空 冷却 冷却 近地面冷热不均 B A C 高 低 低 高 低 高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A B C 热力环流 膨胀上升 收缩下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