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模块综合测评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6湖北孝感期末)2014 年 6 月 22 日 20 时,李明给 3 个朋友分别发电子邮件,顺 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 6 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 昼比夜长 4 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 8 小时。据此回答 12 题。 1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D乙、甲、丙 2与乙朋友所在经纬度数值相同而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相反的地点,其昼长与夜长的 差值为( ) A4 小时B4 小时 C10 小时D14 小时 【解析】 第 1 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值越大,故 D 项正确。第 2 题,经纬度数 值相同而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相反的点昼夜长短相反,但差值相等,即该地与乙朋友所在 地相比,昼比夜短 4 小时。 【答案】 1.D 2.A 读图,回答 34 题。 3与 M 地相比,N 地( ) 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D气温低、气压低 4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 M、N 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解析】 N 处近地面等压线上凸,为高气压,气温低,M 处向下凹为低气压,气温高, 空气由 N 流向 M,北半球向右偏,偏转为东南风。 【答案】 3.B 4.A (2016兰州期末)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 替。据此回答 56 题。 5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 B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6其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差异B水分差异 C水热差异D太阳辐射差异 【解析】 第 5 题,自西向东呈现的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 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 6 题,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 【答案】 5.B 6.B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 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 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 近的草木大量枯死。据此回答 78 题。 7.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 利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8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地球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 境的差异性 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B CD 【解析】 从题干的材料可知,澳大利亚的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两地的地理环境都是 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主体,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这也是地理环境整 体性的体现。当两地地理环境相一致时,两地的物种也可互相引进。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 的地表性质不同,喀斯特地貌为主的云贵高原储水条件不好,不适合桉树种植。 【答案】 7.C 8.A 读“中国的气温变化(虚线)与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实线)比较图” ,回答 910 题。 3 9公元 1700 年以后,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为( ) A逐年上升B逐年下降 C波动下降D波动上升 10近 300 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 C降水量增加D太阳辐射增强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气温变化的趋势及影响。第 9 题,根据图中的曲线判断,公元 1700 年以后,中国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第 10 题,据图分析,近 300 年来挪威雪线 高度上升,这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答案】 9.D 10.A 11关于遥感技术在地理区域研究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分辨各种地物的颜色,以便绘图 B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有用的图像和数字 C大范围、快速地反映地物的状态和变化 D广泛、大信息量地为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工作服务 【解析】 遥感不是分辨地物的颜色,而是接收地物的电磁波信息。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某中学社团在暑假期间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如图表示该次考察 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 分) (1)比较、两地气候的差异。(14 分) 地地 气候特征 4 形成原因 (2)“考察”期间,图中地正处于全年少雨的季节,原因是_。(6 分) (3)、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_,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_。(6 分) (4)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_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4 分) 【解析】 第(1)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 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第 (2)题,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第(3)题, 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受地形影响,形成热带疏林草原带。第(4)题, 自然带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反映了从赤道到 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1) 地地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全年温和湿润 形成原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3)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地势高低(地形) (4)地域差异性 由赤道到两极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 分) (1)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8 分) 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 (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 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_资源和_资源。(6 分) (3)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 上游_; 5 中游_; 下游_。(12 分) 【解析】 植被破坏引发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 等其他要素的改变,进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编制说明模板
- 塑料制品成型制作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镍钴冶炼过程质量跟踪分析报告
- 需要调整施工方案的条件
- 湖南仿古工程施工方案
- 葡萄酒社区团长营销方案
- 五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方法
- 阜阳团建活动策划方案公司
- 初中数学类活动方案策划
- 个人住宅买卖合同范本解析
- 设计经理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土方出土合同模板
- 水库周边绿化养护方案
- 井下皮带运输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4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 NB-T32042-2018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 博士高校面试答辩模板
- 深圳市劳动法律法规参考手册模板
- 在线网课知道知慧《战舰与海战》单元测试答案
- 2017一级建造师考试港口与航道工程实务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