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古文
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____3.无失其时。____3.无失其时。___必修3第三单元(论说古文)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论说古文Tag内容描述:<p>1、必修3 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一、古字通假 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通“___”,__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通“____”,____ 3无失其时“____”通“____”,________ 4.以为轮“____”通“____”,________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通“____”,____,6君子生非异也“____”通“____”,________ 7合从缔交“____”通“____”,________ 8倔起阡陌之中“____”通“____”,________ 9赢粮而景从“____”通“____”,________ 10孝公既没“____”通“____”,________ 1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p><p>2、必修3第三单元(论说古文),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通“___”,__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通“____”,____3无失其时“____”通“____”,________4.輮以为。</p><p>3、必修3 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一、古字通假 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通“___”,__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通“____”,____ 3无失其时“____”通“____”,________ 4. 輮以为轮“____”通“____”,________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通“____”,____,【自我校对】 1.颁 斑 花白 2.涂 途 道路 3.无 毋 不要 4.輮 煣 用火熨木使弯曲 5.知 智 智慧,6君子生非异也“____”通“____”,________ 7合从缔交“____”通“____”,________ 8倔起阡陌之中“____”通“____”,________ 9赢粮而景从“___。</p><p>4、过秦论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鞭笞(ch)膏腴(o y)召滑(sho) 瓮牖绳枢(yu)B藩篱(fn) 逡巡(qn)锋镝(d) 度长挈大(xi)C谪戍(zh) 崤函(yo)乐毅(yu) 亡矢遗镞(z)D氓隶(mn) 窥视(ku)隳名城(tu) 一夫作难(nn)解析:B“藩”应读“fn”;C.“崤”应读“xio”;D.“隳”应读“hu”。答案:A2下列加点词的解析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爱:喜爱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纳B吴起、孙膑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控制追亡逐北 北:溃败(的军队)C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把制成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序八。</p><p>5、劝学 一 语言基础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槁暴 o p 参省 sh n 其曲中规 zhn 骐骥 j B 须臾 y 跬步 u 锲而不舍 qi 蛟龙 ji o C 靛青 din 舆马 y 金石可镂 lu 蓼蓝 li o D 舟楫 j 驽马 n 跂而望 q。</p><p>6、第11课师说 晨读案 心灵点灯 预习案 聚沙成塔 研读案 多维探究 多维互动苑 一 小组研讨1 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 配合自然 错落有致 例如 第二段 古之圣。</p><p>7、第三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过关(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中绳(zhn)郯子(tn)参省(xn) 逡巡(qn)B翟景(zhi) 黔首(qin)数罟(sh) 饿莩(pio)C跂而望矣(q) 跬步(ku)驽马(n) 锲而不舍(qi)D弃甲曳兵(y) 孝悌(t)句读(du) 骐骥(j)解析:B“数”应读“c”。答案:B2辨析下列各句,选出全有通假字(含古今字)的一组()外连衡而斗诸侯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p><p>8、师说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孰(sh)苌弘(chn)经传(zhun) 针砭时弊(bin)B谀(y) 句读(du)谄媚(chn) 不拘于时(j)C郯(dn) 严谨(jn)或不焉(fu) 惑之不解(hu)D聃(dn) 贻之(y)师襄(xin) 以资切磋(chu)解析:A“砭”应读“bin”;C.“郯”应读“tn”,“谨”应读“jn”,“不”应读“fu”;D.“磋”应读“cu”。答案:B2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侣鱼虾而友麋鹿D吾师道也解析:D“师”为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p><p>9、师说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孰(sh)苌弘(chn)经传(zhun) 针砭时弊(bin)B谀(y) 句读(du)谄媚(chn) 不拘于时(j)C郯(dn) 严谨(jn)或不焉(fu) 惑之不解(hu)D聃(dn) 贻之(y)师襄(xin) 以资切磋(chu)解析:A“砭”应读“bin”;C.“郯”应读“tn”,“谨”应读“jn”,“不”应读“fu”;D.“磋”应读“cu”。答案:B2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侣鱼虾而友麋鹿D吾师道也解析:D“师”为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p><p>10、劝学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槁暴(o p)参省(shn)其曲中规(zhn) 骐骥(j)B须臾(y) 跬步(u)锲而不舍(qi) 蛟龙(jio)C靛青(din) 舆马(y)金石可镂(lu) 蓼蓝(lio)D舟楫(j) 驽马(n)跂而望(q) 以为轮(ru)解析:A“省”应读“xn”;B.“跬”应读“ku”;D.“跂”应读“q”。答案:C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木直中绳 中:合乎B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臂非加长也 加:更C声非加疾也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D虽有槁暴 虽:虽然而闻者彰 彰:清楚解析:D虽:。</p><p>11、过秦论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鞭笞(ch)膏腴(o y)召滑(sho) 瓮牖绳枢(yu)B藩篱(fn) 逡巡(qn)锋镝(d) 度长挈大(xi)C谪戍(zh) 崤函(yo)乐毅(yu) 亡矢遗镞(z)D氓隶(mn) 窥视(ku)隳名城(tu) 一夫作难(nn)解析:B“藩”应读“fn”;C.“崤”应读“xio”;D.“隳”应读“hu”。答案:A2下列加点词的解析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爱:喜爱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纳B吴起、孙膑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控制追亡逐北 北:溃败(的军队)C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把制成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序八。</p><p>12、第9课劝学 晨读案 心灵点灯 预习案 聚沙成塔 研读案 多维探究 多维互动苑 一 小组研讨1 本文的题目为 劝学 那么荀子到底劝人们去学习什么呢 参考答案 从荀子 性恶论 主张来看 荀子认为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 可以提。</p><p>13、第10课过秦论 晨读案 心灵点灯 预习案 聚沙成塔 研读案 多维探究 多维互动苑 一 小组研讨1 本文作者认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 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不施仁义 2 文章由两大部分。</p><p>14、必修3第三单元(论说古文),一、古字通假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通“___”,__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通“____”,____3无失其时“____”通“____”,________4.以为轮。</p><p>15、古文阅读。(11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p><p>16、第三单元 论说古文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晨读案 心灵点灯 预习案 聚沙成塔 研读案 多维探究 多维互动苑 一 小组研讨1 仁政 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 2 本文是围绕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进行讨论的 是怎样展开讨论的 二 师。</p><p>17、第 11课 师 说 晨读案 心灵 点灯 预习案 聚沙 成塔 研读案 多维 探究 多维互动苑 一、小组研讨 1 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整句散句 结 合。整 齐 的排偶句和灵活 的散句交 错 运用,配合自然, 错 落有致。例如,第二段: “ 古 之圣人,其出人也 远 矣,犹且从 师 而 问 焉 ” ,与 “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 远 也,而耻学于 师 ” ,是排偶句。接下去, “ 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 为 圣,愚人之所以 为 愚,其 皆出于此乎 ” 则 是散句。而 这 一 长 的散句中, “ 圣益圣,愚 亦愚 ” 和 “ 圣人之所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