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三上第2
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2课时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美术三上第2Tag内容描述:<p>1、万花筒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综合探索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的图案,学生能观察并描述出其图案的特点。2 学生能用绘画、剪纸等方法画出或做出类似万花筒的美丽图案。3 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三棱镜的反射现象,了解万花筒成像原理,并能主动的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教学准备教师:万花筒、教学课件(万花筒图案的各种图。</p><p>2、课 题 9 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学材分析 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情感 南宋诗人 叶绍的 夜书所见 先是写客游在外 因秋风落叶 感到孤独郁闷 由看到远 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 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 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情所代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 作者是唐代著名诗 人王维 他当时只有十七岁 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恰逢重。</p><p>3、2、机器人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指导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应会: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2、隐性内容与目标: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p><p>4、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万花筒,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筒眼里一看,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叫“万花筒”。,想一想:万花筒里的图片有什么规律?,万花筒的图案是如何来的呢?原来是靠玻离镜子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镜子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玻璃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p><p>5、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者 黄小云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 内容 8 蒲公英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p><p>6、黑与白 课型: 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p><p>7、黑与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黑与白的表现形式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艺术家们把这种对比强烈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在各类作品中。教材从生活入手,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斑马图片,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让学生欣赏艺术家取材于生活的黑白画创作作品,了解黑白画的概念和黑白画独特的美感。通过解析一些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创作灵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在教学中分析黑白版画作品,通过探究绘。</p><p>8、课时教学计划 课 题 第一单元 第4课 前前后后 教学总时数 1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 7页 教学目标 思想目标 体会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 让学生了解简单和透视规律 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开工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能否用 近大远小 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教学难点 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p><p>9、机器人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指导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应会: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p><p>10、课题: 2 万花筒 1课时 主备人:张宁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p><p>11、我设计的 服饰 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4 我设计的 服饰 共几课时 2 课型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欣赏各种有趣的服饰 了解国内外各民族服饰特点 2 学习和欣赏时装设计师们的奇异构思 利用各种废。</p><p>12、课 时 计 划 第 周 星期 第节 2008年 月 日 课题 美术小记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p><p>13、老师您好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徐老同志 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 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您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毛泽东一九三七年一月三十日于延安 老师给了我们许多的关爱 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 我们愿不愿意给你。</p><p>14、闯关啦!,欢迎参加刊头设计闯关大赛!,本次大赛共要 “闯三关”,分别是:第一关“刊头知识我知道”;第二关“刊头排版我了解”;第三关“刊头设计我能行”。 闯关成功的同学将获得“刊头设计小能手”称号;闯关成功并获得积分奖励的同学将获得“刊头设计小行家”称号。,闯关大赛 !,同学们 ?,开始啦,准备好了吗,闯关啦!,第一关:刊头知识我知道,第二关:刊头排版我了解,第三关:刊头设计我能行,第一。</p><p>15、9.天然的纹理,晨(版画) 现代 黄丕谟,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春(版画) 现代 黄丕谟,小猎人(版画) 现代 杨永青,花(版画) 现代 郑爽,母性(版画) 现代 丁绍光,清泉(版画) 张新予、朱琴葆,清夏(拓印画) 现代 舒春光,晴朗的海湾(版画)现代 黄丕谟,秋天的田野(版画) 里特维年科(乌克兰),三潭情思西子湖之三(版画) 现代 李以泰,园林印象(版画) 凌君武(1),园林印象。</p><p>16、第14课 爬升玩具 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2.进行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 3.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材料、色彩进行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