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贫血课件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年龄 Hb(g/L) 新生儿 6岁 120。小 儿 贫 血 一、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一)造血特点 1、胚胎期造血。2.贫血主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贫血的定义分类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贫血的诊断。
贫血贫血课件Tag内容描述:<p>1、溶血性贫血,一、溶贫总论致溶贫 二、红细胞本身异常 膜异常 G-6-PD酶缺乏症 珠蛋白肽链异常性溶贫 三、RBC外在原因致溶贫,一、概 述 1、定义:H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RBC破坏增多,而且超过了BM造血代偿能力所引起的一类贫血。 2、特征: 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 Hb、Ret 、MCVN或;WBC及PLT多正常。 PB易见有核RBC,RBC可出现结构、染色异常等。 骨髓红系增生明显。,二、溶血生理和病理过程,(一)溶血生理 衰老RBC 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释放出Hb,铁 珠蛋白 原卟啉,分解,重新利用,胆绿素,形成,还原,胆红素,肝G醛酸转移酶,和G。</p><p>2、小儿贫血 (一)定义: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 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年龄 Hb(g/L) 新生儿 6岁 120,(二)分类 血红蛋白量 根据 细胞形态 病因,根据血红蛋白量 Hb(g/L) 新生儿 轻度 90-119 120-144 中度 60-89 90-119 重度 30-59 60-89 极重度 30 60,轻度 症状轻微 中度 体力活动后心慌、气短 重度 卧床休息时心慌、气短 极度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严重缺氧致命,根据形态 大细胞性 正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根据病因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p><p>3、小 儿 贫 血,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小儿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缺乏叶酸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小 儿 贫 血 一、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一)造血特点 1、胚胎期造血: (1)中胚叶造血期: 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形成许多血岛,之后在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广泛的原始造血成分。主要为原始的有核红细胞。在胚胎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胚胎1215周消失。,(2)肝造血期:胚胎中期以肝脏造血为主 自胚胎2个月时,肝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 肝造血产生有核红细胞 (定型的原红。</p><p>4、23岁女性, 以“头晕、乏力1月、心悸2天”就诊,平素月经过多 查体:皮肤粘膜苍白,眼结膜苍白,心率96次/分,肝脾未及。 诊断? 检查?病因? 治疗?,病例,讲授目的和要求,掌握: 1.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 2.贫血主要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熟悉: 1.贫血的分类。 2.贫血的治疗原则。,讲授主要内容,贫血的定义分类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 低于正常值下限, 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症 (临床用血红蛋白Hb表示) 血红蛋白Hb低于正常值贫血,贫血的定义,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5种分。</p><p>5、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血液系统疾病,1.掌握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掌握本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措施。 2.熟悉铁的代谢。 3.了解本病的发病情况及其预防。,讲授目的和要求,讲授主要内容,IDA的定义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预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定义,铁缺乏分为:,红细胞内铁缺乏 (iron deficiency erythropoiesis, IDE),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贮存铁耗竭(iron depletion, ID),认识铁缺乏症的三个阶段(ID、IDE和IDA),有助于早期诊断和。</p><p>6、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液科 郝建萍,血液病的特点,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和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组织和器官的疾病 血液病的特点 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 继发性血液学异常多见 实验室检查非常重要,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骨髓穿刺 血液生化检查 免疫学检查 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血细胞发育总览图,红细胞 MCV MCHC 白细胞 血小板 网织红细胞计数 外周血涂片,血常规检查,方法:骨髓穿刺 骨髓活检,骨髓检查,血生化检查 有关红细胞的生化检查 铁、叶酸、维生素B12 、溶血相关等 有关白细胞的生化检查 有关出凝血疾病的检查 其它。</p><p>7、造血和血象特点 贫血概述 营养性贫血,一、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需要记忆的3个名词,1、骨髓外造血 2、生理性贫血 3、白细胞的双交叉,1、造血器官的发育, 胚胎期造血 生后造血,胚 胎 期 造 血, 中胚叶造血期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生 后 造 血, 骨髓造血(完全) 髓外造血(代偿),骨髓造血 正常情况下唯一的造血器官。出生后头几年全部为红骨髓, 5-7岁开始出现黄骨髓,但有潜在造血功能。,髓外造血 正常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骨髓外造血停止(淋巴、吞噬细胞除外)。当婴幼儿遇到各种感染、溶血、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因骨髓造血储备力小,。</p><p>8、小儿贫血的诊断与治疗,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汤永民,定义: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RBC数或Hb量低于正常低限。 WHO: 6个月 6岁 6 14 岁 110g/L 120g/L 6个月以下贫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学会议暂定: 新生儿 14个月 46个月 Hb 145g/L 90g/L 100g/L,贫血的定义,贫血的诊断,贫血的分类,根据病因: 红细胞生成不足 破坏过多 丢失过多; 根据红细胞形态: 大细胞性 小细胞性 正细胞性 根据(网织红)增生程度: 增生增加 增生低下 增生正常,贫血的分类(根据病因),一、RBC生成不足 A. 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减少 1. 红系增生不良。</p><p>9、第三节,贫血 anemia,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概述,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贫血定义,判断贫血标准: 我国成人Hb:男性低于120g/L 女性低于110gL 孕妇低于100g/L,血红蛋白 一组红色含铁的携氧蛋白质,血红蛋白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它由四条链组成,两条链和两条链。 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在血液运输。,血红蛋白,还可以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离子结合,结合的。</p><p>10、常见贫血的诊断思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蓝 海,病例,患者谢丽丽,女,25岁,因“全身乏力1月余,加重伴头晕、活动后气喘2天。”由急诊于2012-03-21 步行入院。,问题一,为了明确诊断,如何问诊?,现病史:(部位)时间,急缓,程度,(性质)伴随症状,治疗情况。 既往史:慢性病史+传染病史,手术外伤。 过敏史:药物,食物。 个人史:职业,烟酒 婚育史: 家族史:遗传史,现病史: 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全身乏力,未予重视,近2天患者自觉全身乏力加重,伴有活动后气喘,遂来我院急。</p><p>11、贫血诊断标准,国内标准: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国外标准:1972年WHO制订的即海平面地区,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小于6岁儿童Hb110g/L,614岁儿童Hb120g/L,成年男性Hb130g/L,成年女性Hb120g/L,孕妇Hb110g/L。,贫血的程度分类,极重度贫血:Hb6090g/L; 轻度贫血:Hb90g/L; 急性贫血:病程短于半年; 慢性贫血:病程超过半年。,贫血对人体的影响,贫血的病因 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 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 发生贫血的速度 机体对贫血的代偿和耐受能力,贫。</p>